打通這一關,新山還要再升值?!

@ 2016-11-29

人人都知道投資要找價值窪地,但是到底什麼是價值窪地呢?

1993年的上海,房價只要980元/平方米,而當時一部日本產彩色電視機的價格高達近萬元。但是,這麼便宜的房價應者寥寥,日本產彩電卻要靠關系去買,為什麼?

第一,當時還有不少企業和單位有福利分房,這種情況下買房不合算;第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沒有前瞻性,認為中國政策不穩,上海發展有限;第三,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因眼前的供需關系和現狀影響發生誤判。

所以,價值投資人人都會說,但真正能買中價值投資的人總是少數。

往前看20年,如果有人告訴你深圳的房價有一天會超過香港,你一定嗤之以鼻,但是現在看來,深圳與香港的差距正在慢慢縮小,而關於深圳房價超過香港的未來預期早已不是笑話。而真正能從深圳發展,樓價上漲中賺錢的肯定不是現在的接盤者,而是早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主動或被迫在深圳置業的投資者。當時,你肯定也聽過深圳房地產供貨量大,夾在廣州與香港之間發展尷尬,配套設施不足,缺乏上漲潛力等建議。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當香港樓價掉頭向下,廣州房價萎靡不振時,恰好是大家沒有看好的深圳房價一騎絕塵。

今天,如果有人跟你說,與新加坡一峽之隔的新山會是未來的價值窪地,有人一定也會嗤之以鼻:大量土地,基建水平差,治安不好,打著新加坡的牌子混淆視聽,騙中國人去投資接盤,這種想法和當年看衰深圳何其相似!

▲新山與新加坡一橋之隔

但是,價值窪地之所以是價值窪地,就在於一開始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相信這里有投資價值,而能夠真正看到投資價值的永遠是少數人,所以在恰當的時間節點上能搭上財富列車的也永遠是少數人。

從2006年馬來西亞政府宣布要在柔佛州南部區域推行一項大型經濟發展計劃以來,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已經從一個國家的規劃項目變成了全球投資圈形成共識的項目。在投資界,資金的共識就會形成商業洪流,當宜家、可口可樂、微軟、淡馬錫、華為這些全球巨頭不約而同將目光集中到這個地區之後,馬來西亞自身經濟發展的需求,配合中國「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戰略,可謂是天時地利,各大實力國際巨頭企業的進駐更加夯實了新山地區的產業基礎。

10年經濟發展醞釀期讓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做好了破繭而出的準備。可以說,10年前如果你還覺得新山經濟發展是海市蜃樓,現在再這麼想,就是完全忽視了國際巨頭們的投資眼光和戰略部署能力。

入駐新山的知名企業

2015年,依斯干達特區吸引投資額達到330億令吉,國內房地產巨頭碧桂園的新山項目森林城市創造了超過100億的銷售額,繼宜家宣布要在新山建馬來西亞最大的宜家商場後,又有消息傳出,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將原設在新加坡的工廠移往柔佛州新山地區,投資60億令吉在柔佛州建立新工廠。除了可口可樂,高科技行業領軍巨頭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股份有限公司也已在馬來西亞柔佛州古來士年納工業園(Sedenak Industrial Park)購置逾百英畝的地皮,準備在依斯干達特區投資約10億令吉(約4億新元),建設微軟在東南亞的資料資料庫。

微軟公司從2014年開始在東南亞物色適合設立基地的地點,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都是考慮對象,但該公司最終選擇落戶依斯干達特區。

截至今年6月,依斯干達特區累積吸引投資超過2000億令吉,預計到2025年項目成熟後,將吸引高達3830億令吉的投資。為了吸引更多企業到依斯干達地區發展產業,馬來西亞政府提出了非常優惠的政策,凡是符合條件的企業項目,可免繳5-10年的企業所得稅,或在5年內減免70%的法定收入所得稅,其再投資額的60%可抵消其應繳納所得稅的70%,優惠期限15年或更長。

在依斯干達經濟特區投資創意行業、教育、物流、財務咨詢和顧問、旅遊以及醫療保健等六大服務領域的公司,不受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約束,不必保留30%的股份給馬來人,不受外資條例約束,能夠自由在全球集資,可以在經濟特區內無限制地聘請國外員工,並享有免繳公司稅及預扣所得稅的優惠,為期10年。

根據依斯干達特區發展署提供的報告顯示,2013年,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為5.8%,而依斯干達特區的增長率為7.2%,預計2016-2020年的生產總值增速將達7.5%。

而依斯干達特區的累計保證投資,2006年還是113億馬幣,截至今年3月累計投資已達2024.5億馬幣。從2006年到2014年,伊斯干達特區在8年內已製造逾55萬個新工作機會。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中國是當地最大的投資國,而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則是其最大投資項目。

房地產方面,除碧桂園外,富力、綠地集團都在當地圈地投資,綠地控股還與日本瑞穗金融集團簽訂了業務合作備忘錄。按照約定,雙方未來將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全面合作,為綠地在馬來西亞等地區的海外業務發展提供強大金融支撐。目前,綠地集團在馬來西亞新山市投資開發的綠地•地不佬灣濱海度假宜居新城項目正式開工奠基。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是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的規模最大單體項目。

眾多國際巨頭押寶新山,正是把握住了兩個時代節點,一方面,作為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面臨企業成本提升、員工短缺、人口老化等瓶頸問題,急需尋找新領域尋求新突破;另一方面,作為全球經濟最具實力的中國正在通過「一帶一路」政策尋找海外投資橋頭堡,而與新加坡一橋之隔的依斯干達正好被中新兩國同時視為承接產業轉移和消費外溢的經濟腹地。

進入中國18年才開了21家分店的宜家,一貫秉持保守擴張原則,卻選擇在新山開設馬來西亞最大的分店,對於新山可以承載的未來經濟潛力期望之高,可想而知。一直以來業內都有一個說法:「每一個宜家入駐後,都有一個商圈的誕生」 宜家入駐何地都會被視為周邊經濟即將迅猛發展的信號。

而根據研究機構預測,預計2025年依斯干達經濟特區GDP將從247億躍至933億,人口將增至300萬,這里將被打造成國際級經濟發展平臺,未來這里的眾多產業將逐步興起,特別是跟隨人口增長而來的房地產市場。

實際上,早在中國房地產巨頭聚焦新山地區之前,日本資產建設顧問公司 Global Asia Assets (馬)有限公司已經在新山圈地 700 英畝,建設設施齊全的社區,其打造的新山百合花園早已銷售一空,成為當地中高端住宅區。

僅在2012年,365名日本人就在新山投資的產業達4億令吉,而當時新山很多地方還是森林荒地,現有開發,誰能預料到3年之後,新山的高檔樓盤處處開花。說到價值投資,這些最早進入新山地區的日本人才是高手!目前,這一項目吸引了超過2000日本人移居柔州,也成為當地華人、韓國人最熱捧的房地產項目。

經過10年的發展,依斯干達經濟特區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期,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節點需要打通,這就是新馬通關問題。

實際上,目前新馬之間兩地互往的人流數量激增,如果不曾親眼所見,相信大多數讀者和我一樣無法想像,大馬到新加坡的出入境關口,每天騎著摩托車來新加坡上班的馬來西亞人,他們的足足有幾千米長。柔佛長堤塞車司空見慣,每日清晨,數以萬計的大馬人以乘坐巴士、騎摩托、開車或共車等方式,披星戴月到長堤彼岸的新加坡討生活,成為新山獨有現象。

碧桂園內部曾做過測算,在新山市的依斯干達特區,有約60%的購房者來自新加坡。而根據馬來西亞官方消息,每個周末通過新馬兩個通道的人次達到38.8萬。他們中有馬來西亞人,也有新加坡人,而兩國的物價和工資水平差異決定了他們擁有共同的特徵——在新加坡工作在馬來西亞居住。而在新山—廣州航線沒有開通前,前往新山看樓的中國投資客都經歷過新加坡前往新山通關排隊難的問題。

好在新山與中國已經有直航開通,而對於新加坡人來說,兀蘭和大士關卡的所有164個摩托車通關櫃臺也將在2016年年底投入使用,這意味著打通新馬關卡的重要節點時刻即將到來。一旦新馬通關問題得到解決,相信會讓更多的新加坡人選擇到新山來購置房產,更多馬來西亞人前往移居新山,以方便去新加坡工作,加上宜家等商業巨頭的入駐,新加坡人到新山消費,馬來西亞人在新山置業、去新加坡工作的趨勢也將勢不可擋。

新馬一峽之隔,從新加坡兀蘭到馬來西亞的新山,如果沒堵車,過長堤(一公里)只需一分鐘,關卡一分鐘,兩分鐘就能到馬來西亞。一旦新馬之間的通關障礙被打通,新山地區的經濟發展趨勢還將進一步提升,屆時價值窪地可能就不再是價值窪地,而是價值明地,到那個時候,投資需要的成本將會大幅提高,等到一切都明朗了再下手,投資回報必將大大降低。

新馬兩地居民收入方面,新加坡人均GDP是馬來西亞的5倍,房地產價格方面,新加坡的商業住宅價格同樣是新山的5倍以上。物理距離如此接近的兩個地方,僅僅是因為一道關卡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區位價值,這和當年深港關系如此相似。新加坡的面積較香港更為狹小,而新山的發展基礎遠比當年的深圳更強,如果這都不算是價值窪地,就不知道什麼樣的投資才算是價值窪地。

依斯干達經濟特區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國政府聯合打造的唯一經濟特區,與新加坡僅一橋之隔。面積為3個新加坡大小,規劃5大片區,並有9大經濟領域作為發展支柱支持該區高速發展,未來一旦通關瓶頸被打開,新加坡產業向馬來西亞轉移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加上中國資本和企業的助勢,以及預計於2026年通車的新隆高鐵,未來新山的投資價值估計會比今天的深圳更讓你瞠目結舌。

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明良海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