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久前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強調「願意永遠同兄弟般的中國做朋友」。據菲媒報道,為進一步加強中菲關係,杜特爾特23日在參加完APEC會議回國後向有關人士表示「我即將再次赴中國,日期正在安排」。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27日報道稱,據報道,杜特爾特表示,他上台後訪問了數個國家並達成了許多雙邊協議,但中菲達成的協議落實最迅速。不過他拒絕透露關於再次訪華的詳細內容。
報道稱,杜特爾特10月訪華時與習近平會面,討論了兩國關係及合作等重大問題,雙方強調通過對話解決領土爭端。杜特爾特更在訪問時宣布與美國「分道揚鑣」,成功在中國拿下價值240億美元(約合1660億人民幣)的貸款與投資合同,成果豐碩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重視。
另據台灣「中央社」11月27日援引外電報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將再次訪問中國大陸。菲律賓外交部與候任菲律賓駐中國大陸使節都表示對此並不知曉。
據外電報道,杜特爾特不久前參加在秘魯舉行的APEC會議後返菲,向有關人士透露他將再次訪問大陸。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查爾斯·何塞在回復台灣「中央社」記者詢問時說:「我無法證實這則新聞,外交部沒有相關信息。」目前候任菲律賓駐中國大使羅馬納也表示對此無所知悉。
報道稱,杜特爾特上個月訪問了中國大陸,與習近平見證了多項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帶回價值240億美元(約合1660億人民幣)的軟貸款與投資。他本月在APEC會議期間再次與習近平會面,據菲律賓外交部官員透露,杜特爾特邀請習近平擇期訪菲。
觀察人士認為,杜特爾特如果確實有意再次訪問大陸,可能要等習近平訪菲之後,才符合外交慣例。
杜特爾特上任後推行自主外交政策,也就是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加強與大陸及俄羅斯的關係。在「遠美親中」的外交策略之下,菲律賓漁民已如願返回黃岩島海域捕魚。
報道稱,如果馬尼拉與北京未來分別宣布黃岩島潟湖為保護區,同時禁止雙方漁民進入,則僵持多年的黃岩島爭議可望暫時解套。
資料圖片:10月1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發
【延伸閱讀】杜特爾特接受普京訪俄邀請:各種合作馬上就推進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道 外媒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3日晚間在菲南部城市達沃機場召開的簡短記者會上稱,他收到了來自普京的訪俄邀請。
據塔斯社11月24日報道稱,菲領導人表示:「我歡迎普京總統的訪俄建議。」他指出,他會在出訪前派外長和防長赴俄初步討論馬尼拉與莫斯科之間的合作議程。
提到自己在利馬峰會上與普京的會晤時,杜特爾特透露,他們談到了菲俄經濟合作問題。「我們探討了激活和擴大兩國經濟協作的途徑。」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早些時候宣布,普京在利馬會見杜特爾特時表示,俄公司準備加強在菲律賓市場的業務,這涉及車輛製造、鋼軌生產、冶金等部門。作為回應,杜特爾特強調,俄投資者近期就有機會進入菲律賓各經濟領域。
資料圖:杜特爾特與普京會面。
(2016-11-26 10:27:25)
【延伸閱讀】外媒:杜特爾特轉向中國順應時勢 世界秩序將改變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道 外媒稱,在過去的30年里,一系列東南亞領導人曾被認為代表了區域地緣政治的新方向。首先是馬來西亞的馬哈蒂爾,然後是泰國的他信和印度尼西亞的蘇西洛。到頭來,沒有一人能夠改造該地區及其與世界的關係。不過,菲律賓新總統杜特爾特可能是第一位對該地區的未來提出正確問題的亞洲領導人。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8日發表文章稱,杜特爾特前不久訪問北京,宣布他的國家將與美國「分道揚鑣」並擁抱中國,從而成為頭條新聞。然後他去了日本,在那裡呼籲讓美軍離開菲律賓,並向日本人保證他不是要與中國建立軍事聯盟。
報道稱,該地區以外的人對杜特爾特的話表示震驚,認為此人往好處說是幼稚,往壞處說是危險。但這其實顯示了他們不願超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導的秩序。
儘管杜特爾特經常直言不諱,但是他的不同之處已經產生了效果。以南中國海的領土爭端為例,杜特爾特之前的阿基諾三世政府拒絕任何妥協,認為歷史和法律意味著菲律賓擁有黃岩島。意料之中的是,中國聲稱歷史和法律支持它自己的聲索。隨著緊張局勢加劇,沒有證據表明馬尼拉的戰略正在發揮作用,特別是當該國與美國保持一致時,而這令中國感到憤怒。
報道稱,杜特爾特通過北京之行顯示了相互尊重之意,讓南中國海局勢冷卻了下來,從而幫了大家一個忙。中國隨即悄悄地不再阻止菲律賓漁民進入黃岩島。
如果只需幾句禮貌的話和一些常識就能緩和局勢,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之前沒有人想到這樣做。也許我們可以稱之為「亞洲式外交」。
報道稱,中國和菲律賓的關係遠比菲律賓與美國的關係長久,而且沒有殖民主義歷史。中國也正在重新成為東亞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報道稱,人們甚至可以用亞洲的「面子」概念來理解杜特爾特對中國的態度。通過宣布北京為一個不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秩序中心,杜特爾特賦予了中國很多聲望。作為回報,中國願意支持這位菲律賓新總統。西方許多人將永遠錯過基於聲望和互惠的關係。
更重要的是,「美國治下的和平」這一概念已經過時了。世界日益拋棄美國作為唯一(和自封的)全球和平與繁榮保護者的觀點。世界可能希望其他國家與美國分擔這一責任,或者可能取代它。杜特爾特是亞洲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
報道稱,菲律賓正在擺脫美國主導的秩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拒絕西方或美國。杜特爾特本人表示,他呼籲「外交政策的分離」,而不是「斷絕關係」。
那些擔心杜特爾特的人流露出這樣一種看法,即菲律賓和其他亞洲國家必須在親近美國還是親近中國之間作出選擇,而不是通過在某種程度上同時親近美中兩國來表達民族自決,雖然後者或許才是最佳做法。
自杜特爾特訪問北京以來,人們肯定假設其他亞洲領導人正密切關注他會把菲律賓乃至該地區引向何方。他在民族自決問題上的觀點得到許多人的認可,這些人憎恨在霸權地緣政治體系中俯首帖耳,但一直確信自己對此無可奈何。
報道稱,隨著越來越多的領導人作出跟杜特爾特一樣的選擇,世界秩序將進一步發生改變。那些習慣現狀的人也應該習慣這一點。
(2016-11-21 11:20:51)
【延伸閱讀】杜特爾特支持中俄建「新秩序」 外媒:此言針對美國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道 外媒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支持由中國和俄羅斯領導世界新秩序的構想,這凸顯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圍繞美國安全和貿易目標的全球不確定性。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8日報道稱,直言不諱的杜特爾特表示,他可能效仿莫斯科方面的做法,退出國際刑事法院。此前西方批評他發起血腥的禁毒戰爭。
報道稱,杜特爾特在飛往秘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之前發表的典型的坦率言論,呼應了世界各地的一種感覺,即特朗普上周當選使美國的外交政策陷入不確定狀態。
在美國大選投票之前,菲律賓總統就在攻擊美國,同時讚揚北京和莫斯科,令人們對菲美長期同盟關係以及亞太地區的安全平衡產生疑問。
杜特爾特表示:「如果中國和俄羅斯決定創建一種新秩序,我將第一個加入。」此言針對的是美國和聯合國。
他說,他對當前全球權力體系下世界各地衝突中的「無止境」殺戮感到遺憾,並宣稱:「就因為是美國,並不意味著它就是好的。」
報道稱,杜特爾特在其任職頭四個月期間大力攻擊美國,在美方批評了迄今已導致2000多人喪生的菲律賓禁毒戰爭後,他還對美國總統歐巴馬出言不遜。
他利用上月訪問中國的機會,宣布菲律賓與美國「分道揚鑣」,儘管美國官員稱,他們沒有收到關於任何變化的正式通知。自1951年以來,美菲之間一直有一項安全條約。
另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1月18日報道稱,菲律賓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但是菲律賓總統表示,如果俄羅斯和中國決定打造「世界新秩序」,菲律賓會首先出來支持。第三世界國家對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警察」感到憤慨,以至於準備擱置所有與中國的分歧,因為知道不管怎樣最終都會贏。
杜特爾特稱,如果俄羅斯和中國決定打造「世界新秩序」,菲律賓會首先出來支持。
報道稱,世界新秩序不只是菲律賓領導人的訴求。英國脫歐、歐盟中的歐洲懷疑論者增多、特朗普當選——都證明了很多人對當前格局不滿。
2016年10月13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左)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發
(2016-11-20 09:59:00)
【延伸閱讀】杜特爾特稱國際刑事法院無用 菲或隨俄步伐退出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綜合報道,在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第15次會議開幕之際,俄羅斯突然宣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ICC),而就在第二天,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表示可能緊隨其後。
「那些國際刑事法院(ICC)的人毫無用處。既然他們(俄羅斯)退出了,我也可以效仿。」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17日啟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發表了上述言論。
據悉,在國際刑事法院16日的年度會議開幕式上,締約國大會主席卡巴懇請大家「不要退出」。
路透社報道稱,杜特爾特表示,「國際刑事法院毫無用處,我們這些小國家遭受他們的窮追猛打」。
杜特爾特還對西方指責他在打擊毒販過程中踐踏人權表示失望,他認為自己的禁毒戰爭不被理解。他推測稱,俄羅斯退出國際刑事法院的原因可能與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有關。
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基於《羅馬規約》成立的獨立機構。該規約於1998年在義大利羅馬獲得通過並於2002年生效。該機構負責審理國家、檢舉人和聯合國安理會委託其審理的案件,有權對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進行審判,追究相關個人的刑事責任。
(2016-11-18 09:46:01)
【延伸閱讀】太貴!菲總統杜特爾特要求取消與美軍火交易
10月26日,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在日本東京。(新華/美聯)
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7日下令取消與美國方面的一筆軍火交易。
他當天在總統府簽署有關擴大菲南部自治的行政命令時表示,已經要求菲警方取消從美國「西格紹爾公司」購買大約2.6萬支突擊步槍的計劃。
杜特爾特直言,美製突擊步槍「價格高昂」,菲方有意轉向其他渠道採購軍火。
「我們不會堅持從美國購買昂貴武器。我們一直都能從其他地方買。我(已經)要求警方取消這一計劃,我們不需要它們,」杜特爾特說,「我們會探尋其他渠道,(東西)更便宜,(品質)或許還一樣好、一樣耐用。」
按共同社的說法,西格紹爾公司與菲警方簽訂的這項採購合同價值17億菲律賓比索(約合2.3億元人民幣)。
報道說,本月初,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成員、民主黨籍參議員本·卡丁曾以杜特爾特力主的大規模掃毒行動涉嫌「侵犯人權」為由,公開對這一軍售計劃表示反對。
按杜特爾特的說法,這批突擊步槍本應今年7月到貨,但實際上並沒有。先前有媒體報道,美國國務院已正式停止這筆突擊步槍的交易。
杜特爾特今年6月底正式就任後,立即對國內毒品犯罪展開嚴厲打擊,迄今已有3600多人被打死、70多萬人投案。菲律賓社會調查機構「社會氣象站」上月公布的民調顯示,超過八成菲律賓人對杜特爾特的掃毒行動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
然而,這一做法招致西方國家對菲律賓在「人權」「法治」方面的指責。為此,杜特爾特對菲律賓的傳統盟友美國顯示強硬態度,對美國干涉他領導的掃毒行動表達強烈不滿,表示要中止與美方一系列合作,甚至警告將與美國「分道揚鑣」。
(2016-11-10 0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