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出生的笑寶寶非常嬌嫩尤其是臉部一用力過度擦拭就容易引起皮膚發紅導致皮膚感染引起濕疹
給寶寶洗澡前我們先拿一塊柔軟的毛巾或紗布輕輕擦洗五官,太過用力容易造成寶寶嬌嫩的皮膚受傷,注意臉部的清潔的順序,避免毛巾用來擦拭臉部外的其他部位,防止發生不必要的感染。
重要清洗的部位
1.如何清洗鼻孔
鼻屎由鼻腔分泌物與空氣中的灰塵或細菌混合而成。
剛出生寶寶由於接觸外界的機會較少鼻孔分泌物也就比較少,平時發現時可以棉簽沾水輕輕擦洗肉眼可見的鼻屎,保持鼻孔的清潔,如若累積過多的話會使寶寶感到不適。
2.耳朵需不需要挖
寶寶的耳屎需要挖?這讓很多寶媽們都感到困惑,廈門婦幼保健院的兒科醫生說過:耳屎是自然的角質細胞代謝及外耳道皮脂腺的分泌物。皮脂腺分泌的皮脂不但具有抗菌和防水的特性,而且耳道壁上的耳毛會將老廢角質掃出,形成自清作用,若清潔不當,很容易造成耳道或耳膜受傷,出現感染、發炎等症狀。
3.眼屎的清潔
寶媽們若發現寶寶眼屎或是分泌物較多,一般為鼻淚管不通所造成的,為保持眼部濕潤舒適,眼球會隨時分泌淚液,並通過鼻淚管排出或自體吸收,因寶寶鼻淚管較短較細,一有分泌物即容易阻塞,寶媽們除了重視日常清潔之外,可以用食指輕柔按摩鼻淚管(眼角內側鼻骨旁),重複數次,這樣有助於讓鼻淚管通暢。
注意事項:
1:鼻子清潔:沾濕的紗布巾輕拭鼻孔外圍與鼻子周圍,若發現鼻孔有沾附鼻屎,可輕輕擦去,或是於沐浴結束後,再用小棉棒沾濕清理。
2:耳朵清潔:外耳與耳後擦拭即可。
3:眼睛清潔:用清水沾濕的紗布巾一角由眼頭至眼尾輕拭,若是分泌物較多,可加強清潔,一定要單一方向進行擦拭,避免來回擦拭引起感染。
4:嘴巴清潔:擦掉嘴邊殘留奶垢即可,若發現有較難擦拭的奶垢,清潔時,可稍微加一點點力道。
5:五官清洗完畢後,再以由內而外的放射狀擦拭,清潔寶寶的臉頰、額頭、下巴。
預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2歲前的寶寶容易感染念珠菌,新生兒更是好發高危險群!每天清晨將沾附在舌頭或口腔黏膜奶垢輕易擦拭,若出現不易擦掉的奶垢,或是用力摳掉卻有點狀出血,甚至是寶寶的食慾變差,就要擔心寶寶是否感染了念珠菌。
治療方式除了加強口腔清潔之外,經醫囑使用抗黴菌藥物,約1周就可得到改善。寶寶喝完奶後可進行口腔清潔,使用專用指套或將紗布巾包裹住手指或小棉棒輕輕擦拭,一天至少清潔1至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