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啟殺伐最多,殺祖父、殺母親(《天問》)、殺競爭對手益(《竹書紀年》)等。
一
「九鼎」是一種特別的文化符號。它的象徵意義,遠非一般青銅器所能比擬。從「一言九鼎」到「問鼎中原」的成語中,我們依稀可見九鼎在國人心中至高無上的影子。九鼎,因象徵古代王權,曾經具有非凡的分量。
二
鼎本為炊器,進入夏商以後,成為禮器。鑄九鼎始於何時?有三種說法:一、「禹收九牧之金,故稱九鼎,其實一鼎」;二、最早記錄九鼎來源的《左傳》,並未提大禹鑄鼎,只說夏代鑄鼎,鼎上有九州圖,象徵王權。;三、最早提起鑄九鼎之人的《墨子》記載,鑄九鼎者是啟而非禹。
三
我們重點說啟,因為他是夏朝的立國者,鑄九鼎是最合適的。「九」在夏人心中是一個聖數,啟集九州之金,集九州九千九百九十九個窮凶極惡之人的鮮血鑄成神器,象徵著對天下九州的主宰權,並刻上虎神的形象,突出他的威猛、神秘、兇狠。因為,啟殺伐最多,殺祖父、殺母親(《天問》)、殺競爭對手益(《竹書紀年》)等,這個掌控人間殺伐的啟,與主掌刑殺的虎神是一致的,也突顯了夏人創世神的暴力特徵。
四
《左傳》記載,商紂暴虐,鼎遷於周。但周之九鼎,為列國覬覦,圍繞九鼎發生了許多爭鬥 。《秦策》記載,張儀勸秦惠王攻周奪鼎,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關於九鼎的下落,《史記》有兩種說法,一說秦昭王滅周,遷九鼎入秦;另一說,九鼎沉入泗水,後世不復得見。《漢書》上說:「九鼎之亡,周自亡之。由上可知,九鼎不知下落。
五
古人認為:「鼎,宗廟之寶器」,它象徵著天授王權,因此後世帝王重鑄九鼎,就不足為奇了。武則天為證明是正統,新鑄九鼎;宋徽宗鑄九鼎,諷刺的是,「靖康之難」,九鼎被金兵洗劫;民國時,中國收回租界,國民黨人將此歸功於蔣介石,當年「中-央-社-訊」報道了《鑄九鼎呈獻總裁》,此事引來非議,蔣只好作罷,那套九鼎,也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