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寶寶也越來越不愛洗澡了,可是當寶寶有以下表現時卻不宜洗澡,媽媽了解具體哪些情況不宜給寶寶洗澡嗎?
一、寶寶頻繁嘔吐時
寶寶有嘔吐表現時,媽媽不宜給寶寶洗澡,因為洗澡時不可避免地要移動到寶寶,這樣有可能加劇寶寶的嘔吐表現,讓寶寶感覺更難受。寶寶嘔吐時媽媽只需要為寶寶更換弄髒的衣物,至於洗澡這件事要等寶寶身體無恙時再進行。
二、寶寶剛吃飽後
寶寶吃飽後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後擴張的表皮血管,使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對寶寶消化不利。此外,由於寶寶吃飽後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很容易引起寶寶嘔吐。
三、寶寶打預防針後
寶寶打過預防針後,皮膚上會留有針孔,若此時給寶寶洗澡很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
四、寶寶皮膚受損時
寶寶皮膚受損時,媽媽給寶寶洗澡很容易使受損皮膚沾到水,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媽媽應待寶寶皮膚受損癒合後再給寶寶洗澡。
五、重感冒發熱前後
當寶寶患了重感冒,發熱前後都不宜給寶寶洗澡,媽媽在寶寶患重感冒發熱時給寶寶洗澡,看似起到了物理降溫的效果,但因為寶寶年幼抵抗力差,在洗澡降溫的同時也會有冷空氣隨著毛孔入侵,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六、寶寶心情不好時
雖然小傢伙大多時都很喜歡洗澡,可有時也難免耍些小脾氣不想洗澡,此時若媽媽強制給寶寶洗澡,會導致寶寶情緒激動,哭鬧反抗,不止如此,寶寶可能因此懼怕洗澡,在心裡留下陰影。
特別提示:低體重兒洗澡要慎重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寶寶。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於發育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差,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給低體重寶寶洗澡,媽媽應遵醫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