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物流,馬雲再次讓中國超越美國!
只用了一個星期!今年雙十一的9成包裹就已送到了中國人手中!每個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上的時間比2105年再次縮短15個小時,相當於為全體中國人節省了112.5萬年!
要知道,今年雙十一的包裹量超過了6.5億,是美國最大的聯邦快遞一個月的送貨量,而馬雲只用了幾天就基本把這些包裹送完,美國人聽到後只能連連搖頭,根本不敢相信!
電商,代表著未來商業的前進方向。在這方面,美國有亞馬遜等一乾電商企業,一直自恃走在前頭,但馬雲自從成立菜鳥以來,只用了三年時間,就通過數據和智能的方法,改變了美國人積累一百年的物流行業。
亞馬遜的物流體系一向是美國人的驕傲,但亞馬遜的物流體系一直是分級收費,即使是最快的物流,也要三天才能送達,美國消費者還要為此付出幾十美元的額外費用。
而在中國,其實很多在淘寶天貓購買的商品都已實現當日達、次日達,我們付出的郵費不過是十幾二十人民幣,在江浙滬,甚至是免費享受這樣高效快速的物流服務,這都要歸功於馬雲在三年前成立的菜鳥。
菜鳥成立之初,和馬雲創建淘寶時一樣,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和規劃,他給告訴手下,要用大數據的方式改造物流行業,員工決不能超過5000人。
經過三年的探索,菜鳥的發展早已超過馬雲的期望,通過大數據計算消費習慣,菜鳥讓貨物直接放到了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真正做到「單未下,貨先行」。
在快遞公司的分撥中心,也不再看到以往車水馬龍的擁堵情況。菜鳥開發的智能分單系統改造了以往的分揀貨物方式,快遞公司的自動流水線每小時可以處理2萬件包裹,準確率高達99.9%,而人工分揀相當於200個操作員培訓半年後同時操作,準確率還只有95%。
在快遞網點,菜鳥的大數據預測讓許多快遞公司震驚:準確預測到網點的擁堵情況,以便提前讓快遞公司做好準備。一家圓通網點去年5、60人花去15天才送完雙11期間的包裹,今年在包裹量是去年2.5倍的情況下,只用一半人力,3、4天就發完了。
今年,菜鳥重點改造的廣州智能倉庫已經刷新了世界倉儲智能化的新高度,這條4000多米長的流水線把過去「人找貨」變成了「貨找人」,日處理商品件數達到百萬級,包完一個包裹最快只需要3分鐘。
根據測算,在傳統的人工倉庫,10萬平米的面積里滿負荷運轉就需要2000多人作業,運用自動化流水線後,作業人數可以減少到500人以內。同時,現在揀貨員每天只需要在相對固定的工位活動,同樣的工作量,一天下來才走1公里左右,只有以前十分之一。
除了自動化的流水線,菜鳥還投入了全球領先的機器人系統,也在菜鳥倉庫內開始測試運行,圓形機器人的矩陣系統已經能完成自動揀貨,大型的搖臂機器人也能完成自動包裝,在這一步,那些刷爆我們朋友圈的亞馬遜倉庫早已落後馬雲幾個身位!
今天,馬雲用別人不懂的方式在物流業打敗了領先百年的美國人,中國的快遞和物流,未來註定會成為世界第一,屆時,世界也將誕生更多屬於馬雲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