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檢時醫生說胎兒偏小該怎麼辦?什麼情況下斷定胎兒發育遲緩?

@ 2016-11-27

產檢時問胎兒體重,醫生說:「小了一點」

孕媽媽在做產檢時,最喜歡問的一句話就是:「寶寶體重正常嗎?有多重?」倘若醫生回答說「小了一點」,孕媽媽們一定會心急不已。雖然現在的巨大兒也越來越多,但根據孕知媽在產科看到的情況,其實低於標準體重下限2.5kg(5斤7兩以下)的新生兒也很多。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未足月的胎兒本身體重就會比正常的低,二是因為營養的不足或個體發育的差別,有的寶寶體重就是偏低。

備註:我國初生嬰兒的標準體重範圍是3.21±0.37kg。但一般來講低於5斤的,屬於發育遲緩。如果高於8斤的,那就屬於巨大兒了。

體重偏輕不要緊,看看原因是什麼

事實上,寶寶體重有重有輕,只要生長曲線正常就無須大驚小怪。但是,在孕37周以後,如果胎兒體重低於妊娠周數正常胎兒體重的10%,又合併有母體或胎盤問題,就可能是胎兒生長遲滯。

若胎兒頭圍及腹圍均較小,稱之為「均稱形生長遲滯」,主要原因有孕媽媽體重增加不良、子宮內感染、先天異常、染色體異常等,不過,也可能是由於父母的體型較小,基於遺傳的因素,胎兒自然也會小一些。

若頭圍正常,腹圍較小,稱之為「不均稱性生長遲緩」,胎兒是在孕晚期才受到有害因素的影響,場景的原因比如有母親患有合併貧血性心臟病或心血管及腎臟疾病導致的胎盤功能不全,胎兒為多胞胎或胎盤、臍帶異常等。另外,孕媽媽營養不良或有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以及亂服藥物等,均有可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

發現胎兒發育遲緩,積極進行矯正,必要時須引產

發育遲緩的胎兒,在生產時容易發生宮內窘迫,所以產檢時的診斷結果十分重要。戒掉不良生活習慣、注重營養均衡(孕期不要隨意地減肥),以及其他可矯正的因素(疾病類治療)進行調整改善。若有必要,須先行引產,以防不測。

生了個「大胖小子」也不必要高興,危害媽媽,影響寶寶

經常看到有8斤以上,甚至11斤的寶寶出生,這些「大胖小子」其實都是巨大兒。越來越多的產婦為自己生下一個超級「大胖小子」興奮不已,其實婦產專家們卻對此擔憂得要死。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新生兒體重超過4kg以上的寶寶,占到新生寶寶約20%的比例。也就是說,100個新生兒里有20個是巨大兒。為什麼說「大胖小子」不值得高興?

首先,除了一部分是因為父母體型壯大基因遺傳影響(比如姚明和她老婆生的孩子就比一般孩子大)外,還有一部分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比如糖尿病的媽媽就容易生巨大兒。但更多的巨大兒是因為媽媽孕期食量較大,攝入大量蛋白質、糖等營養物質造成的。

巨大兒對媽媽危害大:1、因為巨大兒的胎頭大而硬,母體骨盆窄,順產時容易發生難產和大出血。2、即便順產成功,也容易造成子宮脫垂。3、生產時間長,風險大,容易撕裂產道、子宮或膀胱破裂。4、剖宮產的恢復也更慢。

從統計學上來說,巨大兒生產時也比正常寶寶要費勁,甚至導致了剖腹產的比例上升。嚴重的甚至會在順產分娩時因長時間宮內窘迫致死。另外,超重對嬰兒生長發育也不利,超重也是寶寶日後發生糖尿病、病態性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一個誘因。

所以,孕期媽媽最好時刻保持對產檢報告的留意,如果胎兒體重較輕,要注意保持營養均衡全面,只要是可以吃的瓜果蔬菜肉蛋魚奶都要吃。不偏食,不挑食,葷素搭配,少食多餐。如果胎兒體重偏重,那麼就要控制食量,不僅少食多餐,還要少吃甜食,規律飲食,不暴飲暴食。各位準媽媽,你記住了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