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媽說:
也許大部分家長都覺得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是小學學習中最少的、分量最輕的,所以應該給孩子多些自由,讓他們自己適應學習節奏,等到關鍵時刻再抓一把也不遲。
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我們可以根據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將小學六年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二年級:
是孩子極其依賴父母的時期也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三四年級:
孩子由依賴父母到自立能力增強的轉型時期會開始主動積極地接收知識,很多機智的表現五六年級:孩子自主、全力吸收知識的時期這個階段家長能做的已經不多了,也就是多給孩子提供優良的學習空間與條件,藉助書本給孩子傳遞豐厚的知識。
1、作業工整要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如果剛開始不糾正他書寫潦草的習慣,三年級後隨著作業量逐漸增多,再去糾正字體,將使孩子做作業的效率直線下降,直接影響他的學習興趣。
2、提高作業速度一開始就要讓孩子提高作業效率,嚴禁邊做作業邊玩、邊做邊吃零食。做作業時幫孩子確定作業順序,因為一開始精力比較好,要先做他不擅長的作業。當速度快成為一種習慣後,注意力才能集中起來,正確率也就不成問題了。
3、不要逼孩子重複寫做作業過程中嚴禁反復修改,不能用橡皮反覆擦了寫、寫了擦,反復多了便會感到無趣、乏味,還容易走神。如果發現孩子寫了錯字,改正過來即可,千萬不要像有的家長一樣要求孩子重寫多遍,這樣會嚴重挫傷他對作業的興趣。
4、課前預習提前和孩子預習明天的知識點,讓他熟悉並初步掌握明天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孩子在學校時就會表現得比較自信,勇於表現自己。
5、鼓勵孩子玩鼓勵孩子完成作業(包括預習)就可以玩,越早完成,可以玩的時間越多,還要多讓他與小朋友們玩、多去戶外玩耍,但一定要注意安全。6、培養學習習慣要培養孩子每天看書、每天說英語、每天寫簡單日記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建立權威,但並不是一味高壓,是要從小到大、由緊到松,待孩子慢慢養成好習慣後,再一點點的放手,孩子的學習過程便十分順暢。
7、陪伴!陪伴!陪伴!這個階段要和孩子一起走過所有的學習細節,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全力以赴、什麼是貴在堅持!雖然過程比較辛苦,但可以讓孩子們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讓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