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3點30分,台灣苗栗縣一位媽媽和往常一樣,打算叫9個月的兒子起床喂奶時,突然發現寶寶離開了原先的位置,趴在棉被上,嘴唇發紫,送醫後宣告不治。
當地警方指出,死亡原因疑似是男嬰呼吸道被棉被堵住,口鼻窒息死亡,同時身上並無外傷。
該類事件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之前武漢一位媽媽看到自己66天大的兒子俯臥睡比較乖,便將其調整為俯臥睡姿,自己出去忙家務,沒想到約一個半小時後寶寶已經窒息離世。為何在成年人看來習以為常的睡姿會對寶寶產生這麼大的危險?
主要原因在於,寶寶頭部比較大,頸部力量相對不足,在翻轉不及時的情況下,口鼻易被枕頭、毛巾堵住,特別是寶寶在無人照顧,獨自睡眠的情況下則更容易引發猝死。
因此,媽咪平時千萬不要讓寶寶趴著睡,寶寶睡覺儘量同房照顧,避免長時間無人照顧睡眠。以下幾點,是避免寶寶睡眠猝死的一些建議。
1.美國兒科醫學會:1歲以前仰臥睡
據最新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無論足月兒還是早產兒,寶寶每次睡覺的時候都應該採取仰臥位直到一歲,而側睡卻不安全,不建議採用。許多父母擔心寶寶仰睡時,後腦勺會變扁平,所以偶爾會讓寶寶採取趴睡的姿勢。但是,許多研究指出,趴睡的嬰兒有較高機率會發生新生兒猝死,且寶寶出生後頭的形狀仍未固定,5~6個月會翻身之後,有頗大的機率頭形會自行調整,1歲以後的寶寶,只有20%有扁平的情況,2歲以後只剩5%以下,因此父母應在寶寶月齡還小的時候,讓他保持仰睡的姿勢,以免趴睡造成口鼻窒息。
2.寢具安全同樣重要
太軟的床墊、床頭擺放太多柔軟的小枕頭或填充玩具等,容易造成寶寶窒息。且嬰兒床不可太靠近窗戶、窗簾及電暖爐,避免寶寶跌落窗外或是不小心被燙傷。
在嬰兒床的選擇上,床欄的間隙應小於6厘米,床墊空隙則應控制在2根手指以內,以免寶寶的頭部或四肢卡在欄杆與空隙之間,且嬰兒床周圍最好再鋪一塊軟墊,預防寶寶摔下來時受傷。睡覺時將被子蓋到寶寶的胸口即可,避免遮住口鼻,嬰兒床儘量別離父母的床太遠,如此一來才方便父母從床上直接看到孩子的狀況。
3.奶嘴可降低危險
一種理論認為,奶嘴有助於防止嬰兒翻身至俯臥姿勢。另一種理論認為,奶嘴可使嬰兒舌頭向前伸,保持呼吸道暢通。
此外要注意母嬰同室不同床。研究發現,母嬰同床會使嬰兒猝死綜合徵危險增加40%,而母嬰睡同一房間有助於降低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