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島礁建設,大家都知道在火熱進行,但具體進展如何,很多都是通過美國衛星照片來了解。自從11月21日開始,央視七套軍事·農業頻道難得地連續播出了中國南沙島礁的建設情況。
果然是「敢叫日月換新天」,這些孤懸海外的島礁,昔日只有露出海平面的鐵皮屋、高腳房,短短几年間,現在已是道路齊整、房屋櫛比、機場完善的多功能島嶼。而且,還有中國人最擅長的種菜基地。
小面積的陸地出現在永暑礁,永暑礁建起了工程指揮部。(圖片來源:新華社)
改天換日的背後,則是中國對南海主權的堅定意識以及超強的工程實力。還是那句話: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南海,我們的家園!
以前的南海島礁,很多都是人類生存的禁區。以永暑礁為例,1987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中國在南沙建立第74號海洋觀察站後,1988年1月中國派員登上永暑礁。那時候永暑礁是上面這樣的。
1988年8月,中國在南沙建立的第一個永暑礁海洋觀測站竣工,房舍簡陋
1989年初,守礁官兵住上了30平方米的第二代鐵皮高腳屋,這種高腳屋以鋼樁作柱,鐵皮當牆,海上營房的穩定性大大增強,可一旦遇上酷暑季節,屋內酷熱難耐。(圖片來源:新華社)
上世紀90年代,設施開始不斷完善,房屋是混凝土建築了。安裝了海水淡化系統和程控電話,衛星電視接收系統能收到十幾個頻道的節目。 但與現在的永暑島相比,過去一切都是浮云:
永暑礁前後對比
20年是露出海平面的一隅高腳屋,現在則發展成了2.8平方公里的永久陸地。還有長達3公里跑到的機場,可起降遠距離型大型運輸機,按照西方媒體的說法,還有龐大的飛行機庫,可以有數十家戰鬥機駐紮(當然,現在沒有)。
短短几年間,中國愣是在南海擴充了2.8平方公里。這是什麼概念?
印度洋上的馬爾地夫,是許多人心目中的蜜月聖地。它的首都馬累就位於一座海島上,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0萬。也就是說,現在的永暑島有差不多兩個馬爾地夫首都那麼大。
而永暑礁的島陸面積還不是最大的。據估算,目前美濟島面積約6平方公里,渚碧島4.3平方公里,三島總陸域面積達到13平方公里。
此前,南沙最大的島嶼太平島只有0.51平方公里。
這就是中國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實力和國家意志。
這是一年前的永暑礁,還是光禿禿的白色。
在央視播出的節目中,永暑礁上標準的運動場已有大片人工草坪。
高樓拔地而起。永暑礁上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已經投入使用。
新建的門診樓。對比1988年的那幾塊露出水面的石頭,才能體會什麼叫「滄海桑田」。
「樹是島礁的魂,島礁有了綠樹,便有了靈氣。」
中國人是最擅長耕作的民族,中國人生活的地方,怎麼能沒有綠色的呢?
11月22日,央視七套《軍事報道》播出的節目中,提到南沙島礁建設最新情況:「道路兩側樹木生機盎然,房前屋後花草爭奇鬥豔,昔日荒蕪的島礁正在變成美麗的海上花園。南沙島礁已經有150多萬棵熱帶植物,22萬平方米綠地面積,引來上千海鳥棲息,島礁生態系統正在加速形成。」
出境記者提及自己位置所處在東門礁,畫面中展示出南沙島礁上排排新建的樓房,寬敞的馬路,巨大的綠色操場以及紅色跑道。
赤瓜礁生機盎然。
南沙島礁鬱鬱蔥蔥。不僅有樹木、花草,更有現代化果蔬種植基地。種菜這個舉世聞名的種族天賦,到了南沙,也不例外!
遠處還有塔吊、雷達。
太陽能板。
建設還在繁忙進行。
另外,可以理解的原因,央視有些報道是一帶而過。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海島礁的建設還講繼續,未來的中國南海的第一大島(除海南島外),會是西沙的永興島,還是南沙的太平島?或許都不是,應該就是我南沙美濟島。
而且,這裡或許將成為中國未來的「海洋之心」。
酋這樣的土豪國家,也就只有中國這樣的工程大國才能做了。而前者主要是享受,後者除了享受,還有特殊的國防意義。
「海洋之心」視頻,據說是中南建築大學一位叫陳勝平的建築師的設計方案。下面則是方案的詳細設計,雖然這個設計付諸實現的可能性很小,但看了,還是頗讓人振奮,只是造價肯定也是天文數字。
最後幾點小小感想:
第一,南海大規模填海造陸,其實也是還以前在南海過於韜光養晦的欠帳。
第二,這種龐大工程,既是中國工程力量的展示,當然也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體現。
第三,「海洋之心」,看了讓人心潮澎湃,儘管可能性較小,但美濟島上龐大工程背後的實力和潛力,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