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喝慣白酒,白酒酒精度高,一般外國人是沒得揮啦。習近平的酒量如何,沒人敢試著和他單挑,不過到了英國,卡梅倫挑他喝啤酒就選錯人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過去喝酒就是一種奢侈品,但是近些年來,經濟的迅速崛起,酒已經成了中國家庭里的一種普通飲料。同時在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時酒似乎依然成為了政客們溝通感情的一種方式,讓我們一起看看各國大佬們或小酌,或暢飲的瞬間,評估一下酒在政治中的作用吧,看看那位領導人的酒量最大。
日本首相安倍:清酒
2014年5月5日,法國巴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出席宣傳日本料理的活動,兩人品嘗日本清酒
日本清酒是以大米與天然礦泉水為原料,經過制曲、制酒母、最後釀造等工序,通過並行復合發酵,釀造出酒精度達18%左右的酒醪。之後加入石灰使其沉澱,經過壓榨就成製得清酒的原酒。起源還是來自咱們中國。
2014年4月23日,日本東京,歐巴馬抵達日本,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陪同下光顧東京壽司店。安倍親自為歐巴馬倒酒。
就近日這次安倍酒後失言來看,安倍的酒量應該是所有領導人當中最渣的了。
2014年4月23日,日本東京,歐巴馬抵達日本,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陪同下光顧東京壽司店。
近期日本媒體曝出安倍酒後放言正在謀劃中日戰爭,中國人民對此很惱火。就此次安倍酒後失言來看,安倍的酒量應該是所有領導人當中最渣的了。
德國總理默克爾:德國啤酒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亞公國的威廉四世大公頒布了「德國啤酒純釀法令」,規定德國啤酒只能以大麥芽、啤酒花、水和酵母四種原料製作,所以近五百年來德國啤酒即成為了所謂純正啤酒的代名詞。
今日的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而根據官方統計每個德國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國人更熱愛啤酒的民族了!特別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節期間竟可消耗高達六百萬公升的啤酒。多年來經德國人培養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當地時間2013年8月20日,德國達豪,德國總理默克爾參加在當地舉辦的選舉活動並在現場痛飲啤酒。
2012年2月22日,德國DEMMIN,基督教民主聯盟舉辦聖灰星期三集會活動,德國總理默克爾飲下一杯啤酒。
看著豪爽的默克爾,酒量肯定是深不可測啊。
英國首相卡梅倫
英國人能喝在世界上是很出名的。一般各種牌子的杯裝瓶裝啤酒是他們的最愛,白酒紅酒及各種兌飲的酒精飲品也是不二之選。除了早上很少喝(早上酒吧飯店不是還沒開門嘛),英國人中午喝、晚上喝、在酒吧里喝、回家再喝。他們對酒精的熱愛原始而直接,可以不吃任何東西地干喝(下酒小菜都省了),也可以在飯桌上就著正餐豪飲–飯錢往往不多,幾瓶酒下肚帳單才真正high起來。
他們可以坐著喝,也可以站在酒吧門外端著酒杯幾個小時邊喝邊聊,那站功真是沒說的。我曾在英國酒吧里打過工,經常見著酒客中午來泡上兩小時,下午又來喝幾杯,晚上再來買一醉,不服都得服。英國的孩子們有樣學樣,雖然法律禁止未成年人沾酒,但不少少男少女都早已偷嘗美酒。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的青少年認為成年人一晚四品脫啤酒(一品脫等於568毫升,滿滿的一大長杯)或五杯以上的白紅酒是正常的。可以想像,代代沿襲,英國的下一代也將是爛醉的一代。
2012年3月14日,美國華盛頓,在國務院為迎接英首相卡梅倫而舉辦的午餐會上,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左)、卡梅倫和美國副總統拜登(右)舉杯共飲。
據英國媒體2012年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本周末帶家人外出飲酒過周末,但卻經歷一場虛驚:卡梅倫夫婦喝完酒之後逕自開回家,卻將年僅8歲的女兒單獨落在了酒館。
2010年11月6日,英國艾爾斯伯里大金布爾,英國首相卡梅倫與當地保守黨議員David Lidington一起在酒館裡喝酒,以宣傳英國酒館周。
據報道,當天卡梅倫攜帶妻子薩曼莎和三個孩子一同去其鄉間別墅附近的一個酒館過周末,但當他時候回到別墅才發現,他的大女兒——8歲的南希一個人被落在了酒館。卡梅倫被稱酒鬼應該沒有什麼異議。
美國總統歐巴馬
美國人都特別愛喝酒,甚至到對酒乞都特別同情,向他們提供工作的機會和一些金錢。酒在美國人的生活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調節著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5.酒的注意事項雖然酒是如此的美妙和美味,但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人想喝酒酒可以隨時喝的。
在美國及各州、市、縣對飲酒都制定了相關的法律。顧客要飲酒必須達到法定的年齡,一般規定在18至21歲以上。顧客進酒吧時,常需接受保安人員對其年齡進行核實。
2011年10月11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美國總統歐巴馬跟失業的建築工人一起喝啤酒。
2011年5月23日,愛爾蘭都柏林,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夫人抵達愛爾蘭,在其祖籍地莫尼高爾小鎮暢飲當地流行的吉尼斯黑啤酒。多次在公共場所飲酒可以看出歐巴馬酒量絕對很大。
奧黑到處豪飲,酒量肯定不小。
韓國人:盧武鉉
在韓國,酒大致分為燒酒、清酒、啤酒、炮彈酒(燒酒+啤酒)、米酒。韓國人把酒當飯吃,一般人都要有3瓶燒酒(約含酒精25%左右,多為木薯、紅薯釀製的)、10瓶啤酒的量,女的和學生也不例外!
韓國人喝酒,尤其是公司聚會都喜歡喝三輪才能盡興。這種喝法,一般要從晚上七八點一直持續到凌晨一兩點。第一輪通常是在晚飯席間,主打的是韓國燒酒配烤五花肉,要一盅一盅地干。韓國燒酒不同於中國的糧食釀造酒,它的度數雖然在20度左右,但卻極易上頭,一不小心就會喝得頭疼。
2006年10月9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盧武鉉與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在總統府的晚宴上干
朴槿惠宴請運動員
韓國燒酒不同於中國的糧食釀造酒,它的度數雖然在20度左右,但卻極易上頭,一不小心就會喝得頭疼。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的酒文化可謂源遠流長:據考證,釀酒業的出現歸功於制蜜業的發展。在公元880-890年,「蜜酒」開始在民間出售,其釀製工藝與葡萄酒極其類似,產生於921年的樺汁酒香氣四溢,同時,人們開始在蜂蜜中加入啤酒花。早在996年,民間就習慣對蜂蜜進行蒸煮。1284年,俄羅斯擁有了自己的啤酒。15世紀40-70年代,伏特加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被稱為國酒的伏特加甚至被一些西方人當作了俄羅斯的代名詞。
普京豪飲
戰鬥民族的代表,喝的不是酒,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