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砲彈落中國境內,歷史上中緬戰爭,中國敗多勝少?

@ 2016-11-26

今日在騰訊上看到一條關於緬甸的新聞,說是一顆緬甸的炸彈落在了我國境內,由此不得不想起前段時間緬甸內戰。緬甸與我國有著千絲萬繞的關係,近現代史我們就不說了,從唐朝開始一直到滿清,中緬交雜著多少恩怨情仇。

在歷史上我國一直都是天朝上國,緬甸,越南,寮國之類的國家都屬於蠻夷之邦,番邦之國。可偏偏緬甸這蠻夷之邦在與天朝上國的戰爭中一直是勝多敗少,小編認為這與當時的皇帝或者說統治階級有很大的關係,他們認為那是一群化外之民,蠻夷,只要天朝上國一出兵就望風而降,沒有認真了解這個國家,才會導致戰爭失敗。

先從唐代開始:

1、唐代。

雲南的地方政權南詔勢力強大,曾向周邊地區進行擴張。南詔政權曾攻陷當時緬甸的驃國,並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掠奪。不過後面的結局不是很理想了:進入公元9世紀後期,由於連年的征戰,南詔國力漸衰,隨後發生了王室內亂,權臣篡位。其後的幾十年間,大理地區經歷了多次政權更迭,最後於937年由白族人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才算安定下來。

2、元代。

蒙古軍隊滅大理國政權後,與當時緬甸的蒲甘王朝之間的矛盾激化。1277年,中緬兩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牙嵩延之役」。中記錄了這次戰役。1287年,元軍攻陷蒲甘,從而導致了蒲甘王朝的滅亡。這也是中緬戰爭中有記載的最早發生的一次象戰。

3、明代。

從16世紀5O年代至17世紀初,即從中國明朝嘉靖末年至萬曆年間,緬甸東吁王朝完成緬甸的統一後,曾入侵中國雲南邊境,對雲南邊境安全造成威脅。兩國之間進行了一場持續數十年的邊境戰爭。明朝戰敗,明王朝喪失了原來在緬北擁有的大片領土。

4、清朝。

在緬甸的雍籍牙王朝統治前期,緬軍入侵雲南。緬甸和中國兩國之間爆發了延續4年的緬清戰爭,這場戰爭又被稱為「花馬禮」戰爭,清朝戰敗。清軍與緬軍進行了四次戰役,前三次都是清軍大敗而歸,最後一次是雙方均無心戀戰,在沒有奏明各自主上的情況下,兩邊的前敵將領私自決定議和停戰。

看到這裡,作為大國的中國在歷史與緬甸的戰爭居然是敗多勝少,真是無語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