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烏龜「冬眠」,飼主們了解其中多少呢?

@ 2016-11-25

1為啥要冬眠?——並不是睡覺這麼簡單

一、冬眠可以減肥

龜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大吃特吃各種吃……導致肥胖三高,長此以往,嚴重影響龜的壽命,並且增加臟器負擔,而且不美型……藉助冬眠的能量消耗,剛好第二年開春出眠時候,恢復苗條閃亮身材,雙眸炯炯有神,四肢孔武有力,然後,開始吃!如此循環……

二、冬眠可以促進繁殖

對於某些品種的龜來說,冬眠或者冬化(以後說)對繁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公龜發情,並且增加受精率。這種「臭習慣」在其他種類的爬行動物中屢見不鮮。生態養殖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仿自然環境的冬眠過程,這樣可以使一些在人工飼養下難以繁殖的品種成功繁殖。

當然遠不止這麼簡單,但冬眠絕對是非常關鍵的。此外,在國外的文獻中屢次提到「photoperiod」(也就是光照周期)對於爬行動物的影響。國內對於光照的問題專注得還不是特別多,甚至很多龜友並不知道竟然還有這個因素~非常能理解,因為很多人家中的龜不考慮繁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吃吃吃……

三、冬眠可以增色

色素的沉澱需要時間,時間越久,養料越足,積累得自然更好。龜攝入蝦青素之後,在體內進行利用,轉化為自身的華麗顏色(當然有的龜一輩子黝黑黧黑烏黑……人家就是那個品種,沒辦法)不過,即使是黑色,也需要色素。冬眠的時間久,正是龜的背甲得到緩慢補充休整的好時期,色素在這個時間內沉澱得非常好。當然,一隻龜,冬眠的時間越久,長得越慢,顏色也越重(同一個體,不要和別人家的比)

這種艷麗需要各種技巧的精湛配合

因此,如果你的龜顏色不理想,比如「溫室出品,必屬精品」的精品溫室草,背甲淡黃慘不忍睹,怎麼辦?冬眠啊!好好吃,好好睡,兩年冬眠還你一個深棕色的好少年!沒有什麼顏色是兩年冬眠搞不定的;如果有,就三年!(亞成體以上的溫室大龜不要來湊熱鬧……一睡不醒都白扯,要從娃娃抓起)

四、冬眠可以減少麻煩

這個非常好理解。晚上睡覺時間過得快,龜在冬眠時新陳代謝巨慢無比,心臟一分鐘跳一下那種感覺能理解吧。龜的世界就變慢了,非常慢……慢

而周圍的時間還是照樣流逝,我們每天上班下班,回家看龜冬眠睡覺,不知不覺五個月時光荏苒。龜慢了,我們沒變;就等於龜沒變,我們快了。所以,每年春天龜出眠的時候,你家龜看到你就拚命逃跑,心想:「這貨是誰?怎麼不認識?昨晚睡覺的時候還是英俊少年,怎麼變大叔了?」

此外,由於冬天是「加速」過的,得病的機會很少,你也不用擔心因為溫差或者餵食等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疾病,因此少了非常多的麻煩。

我去,抓著我的這貨是誰?

五、冬眠是龜適應環境的一種表現

龜無法自己通過新陳代謝完全控制體溫,他的體溫會隨著環境不斷變化,因此屬於變溫動物,我們人類是恆溫動物,身體的核心溫度不會有大的波動,除非你凍僵或者發燒。當你家的溫度足夠低時,龜不會坐以待斃,與其身體無法發揮功能,不如直接進入省電休眠模式,或許也是因為這種模式讓它逃過了白堊紀晚期的物種大滅絕吧。

因此,想想龜的祖先當年熬過了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熬死了恐龍,熬過了冰河時代的猛獁劍齒虎,熬到今天和大熊貓一起賣萌,冬眠這種逆天功能,時不時用一下還是不錯的。

三疊紀半甲齒龜,龜中老祖宗

2冬眠的風險——啥都穩賺不賠的那是傳銷

一、能量消耗殆盡引發死亡

這點在秋季末尾出生的小龜苗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想像一下,一個30g重的小傢伙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沒多久進入休眠,不斷消耗自身能量……之前沒有像別的吃貨一樣儲存足夠的脂肪和營養,最後能量耗盡,衰竭致死。第二年春天,你將無法再次看到它澄澈無邪的眼睛……想想都揪心。

當然並不是所有龜苗都無法過冬,有些個體身強體壯,能夠通過自然的挑選。當然,你如果養得多,就不要和機率作對,要信眼淚、信科學,第一年的尾苗全部冬眠能死哭你……此外,身體素質比較差、正在患病的和營養不良的龜也容易在冬眠中體力衰竭,因此這類龜不建議冬眠。(有智商的龜友絕不會把重病的龜拿去「冬眠」,一般都用「放生」這兩個字比較妥當)

在冬眠過程中反覆打擾、吵醒龜,也會造成能量的損失,使得龜流失能量過快,挺不到第二年春天。不過這種說法有待查證,很可能是龜友們的一廂情願。要知道變溫動物休眠模式的能量損耗簡直低得超乎想像,隨便吵醒幾次就沒能量活不下去了的不配稱自己是龜,更對不起變溫動物的列祖列宗。因此,很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龜冬眠死亡。

二、冬眠脫水死亡

這個在「非核心養龜家庭」中超級常見!什麼叫做「非核心養龜家庭」呢?這是店長提出的一個概念。

指的是國內以年長或者年幼人士作為飼養主力的、不想也不會鑽研科學養龜技術的、以「養活算養死拉倒」作為核心出發點的、巴西龜飼養者。

這段大實話需要掌聲~

所以,受害者基本都是巴西龜。在冬眠期間,躲在房間裡的某個位置,附近沒有水源、空氣極度乾燥,第二年發現時已經成為木姨奶。少數巴西龜個體耐受力極強,躲在廁所的角落能夠維持一定的濕度,撐過了好幾年。

然後飼養者還會特別自豪:「我家大巴西,沒人管,廁所里過一冬天沒問題……」唉,同樣是龜,為啥在廁所里的命運確實如此悲慘。

綜上,如果冬眠期間水分不足將致命

三、冬眠不當出現疾病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你的龜清腸不徹底,在冬眠期間很容易由於腹中未消化的食物引起各種問題。由於龜在冬眠中,免疫功能非常低迷,很多系統都是關閉的,細菌、病毒各類趁火打劫的傢伙很快就會占領高地,攻陷小龜的身體。

所以,沒有什麼比在冬眠中的龜生病更令人揪心的了,況且,有的時候發現得太晚,已經無能為力。

四、出眠護理不當引發問題

經歷了N個月寒冷的考驗,小龜在春季再一次被喚醒。

這時,龜的身體的各項功能還在緩慢恢復,腸道菌群要重新建立,免疫功能也要重新開啟。如果按照龜狀態最好的劑量猛餵食物,龜尚未恢復的腸胃就會受到滅頂之災……此外,劇烈的環境改變也會導致剛出眠的龜出問題。冬眠結束後的過渡期,龜是非常脆弱的,也是疾病高發期,這時更要用心護理。沒有一定的出眠護理常識的話,還是不建議冬眠。

五、溫度控制不合理導致冬眠失敗

如果家中的室溫反覆無常,或者不高不低,將會嚴重影響龜的冬眠效果。最典型的就是北方的冬天,非常尷尬。很多家庭在來暖氣之後,室溫在20度左右徘徊,外邊降溫室內就18~19度,外邊暖和一點室內就21~22度。這對龜來說簡直是慢性折磨。冬眠的話溫度不夠低,吃喝玩樂的話溫度不夠高。就只能在那萎靡著,葛優趴,閉著眼睛曬太陽。沒食慾又睡不著,簡直是神經衰弱的典型臨床特徵。

而且,北方的室外動輒零下28度,把龜放到陽台外面冬眠,這輩子就成豐碑了。

【高能警告】

不要相信任何有關龜可以被凍成冰然後復甦成活的謠言!

去年的 新聞對全國人民產生了嚴重的誤導,照片中的龜被凍成碗型的冰坨,後續報導稱這隻龜解凍後活了……是的,它活了,然後不久就會死掉,編輯根本不告訴你,因為他也不知道。死之前龜會非常痛苦,可能全身都會浮腫潰爛,尿液腥臭,內臟衰竭……(不能再提我凍死的瑪塔龜了T T)

爬行動物中龜算是廣溫動物了,能夠適應很廣的溫度範圍,但是0度以下是絕對不要嘗試的,5攝氏度以下就已經是危險溫度區間了。除了像錦龜一類血液中有抗凍因子,其他的龜被凍成冰都是必死無疑,切勿胡亂模仿。在野生環境中,龜會尋找溫度在0℃以上的位置冬眠,比如草堆深處、洞穴深處以及水底。無論怎樣,龜都會想方設法不讓自己「凍僵」

因此,在室外凍死龜、室內耗死龜的北方,冬天加溫飼養確實需要一定的技巧。當然,冬季安裝猛烈地熱的家庭可以安心讓龜在家裡過「夏天」

如果你家冬天的溫度比較尷尬(20度),那麼請務必考慮加溫或者用冷藏倉庫恆定低溫

3怎樣科學冬眠——方法&注意事項

一、溫度:

上文已經提到,溫度是影響龜生理活動的核心參數,不同的溫度將影響龜的生理狀態和行為活動。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想方設法達到龜的理想冬眠溫度,做到這一點,最核心的問題就解決了。

【注意】龜的溫度適應性很強,上述溫度區間並非極端嚴格,因此上下浮動1~2℃在臨床實踐中都屬於合理範圍,供大家參考。(切勿認為15℃龜剛好冬眠,16℃龜就絕對不冬眠,實際上有的龜可能17℃龜就開始深度冬眠了,另一些龜要到14℃才深度冬眠)

二、方式:

不同的冬眠方式各有優劣,但是共同目標都是提供合理的溫度、濕度、安靜的環境。在冬眠期間,每個月檢查一次,留心環境是否變髒,龜是否有生病的跡象。如果發現異樣,馬上拿出檢查,如果沒有,不要隨意翻動打擾。常見的冬眠方式如下:

【冬眠準備工作】

有病的抓緊治,不胖的趕緊吃,差不多了就要開始清腸了。在北方,10月中旬便開始清腸工作,南方可以相應推遲1到2個月。

所謂清腸,就是停食,不要餵任何東西,直到龜腸道清空,無便可排。

這時候龜會非常餓,人會非常痛苦。因為你會看到龜可憐巴巴地向你要吃的,你卻什麼都不能給。那種愧疚……索性還是不要去看龜了。

清腸這個環節非常重要清腸一定要徹底,否則會帶來各種安全隱患。

在冬眠過程中,龜的消化功能完全停止,腸胃中殘留的食物不但不會被消化吸收,反而會腐敗變質,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成為「特洛伊木馬」,從內部攻陷龜的身體。

有的朋友會問,野生的龜為何不用清腸也能順利冬眠?要知道,野生環境下條件惡劣,飢一頓飽一頓很正常,本來吃的就不多,到了深秋初冬,食物會變得極度匱乏,龜想吃都沒得吃,自然完成了多數的清腸工作。這也是野生龜往往生長緩慢的原因。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徹底清腸是絕對利大於弊的。在做好清腸的準備工作之後,就可以考慮冬眠的方式問題了。

1淺水冬眠

最簡單的操作方式,在容器中放置清水,水深過龜背最高處,使龜能通體浸入水中,放置在不被打擾的陰暗處。水位不宜過高,冬眠期間龜需要伸頭換氣時節省體力。

每個月可換一次水,保證清潔即可。由於龜在水中沒有依託,就類似睡覺不蓋被,相對來說容易被打擾,睡不安分,不過並無大礙

2泥水冬眠

使用上好的花土(紅土等也可),不要使用可能存在有毒物質污染的土壤,或者成分不可靠的土壤(如你家樓下隨便挖的土)。在土中加水,加少量聚維酮碘消毒,弄成泥巴後去除大個的雜質,然後倒掉多於的水,在陽光下暴曬3日。之後重新加水使用,讓小龜鑽到泥里,放置在不被打擾的陰暗處。

注意冬眠期間水不能幹,更不能暴曬導致水分蒸發泥水板結……

這種方法龜的睡眠質量非常好,而且不容易腐皮,但是操作起來非常麻煩,而且非常髒,容易弄得滿屋都是,下水道也容易堵。所以沒有條件的家庭還是不要嘗試,容易被罵。

就是類似這樣一坨糊糊

3椰土冬眠

適用於某些比較怕水的半水龜。購買稍貴一點的優質椰土(別貪便宜),少量噴灑聚維酮碘溶液消毒,然後攤開在陽光下暴曬3日。將椰土放置在容器中,讓小龜鑽入冬眠,上面可覆蓋苔蘚或者保濕用的海綿,定期通風並噴水保持濕度。

這種方法比較符合很多龜自然的冬眠方式,冬眠效果較好。但是比較費心,隔幾日就要檢查濕度和通風情況,否則容易滋生黴菌。

對於那些下水就恐慌的半水龜來說,這個方法比較適用。

上面可以覆蓋苔蘚一類保濕物品

4沙土冬眠

準備類似鼠沙那樣的上好細沙,各類水族器材那裡都會有賣。放入少量聚維酮碘反覆清洗後,放在陽光下暴曬3日,之後放入容器,加少量水,略高於沙子表面,類似煮大米飯那樣,讓龜鑽入水裡的沙中冬眠。

注意保持水不能幹,一個月加一次水即可

龜的睡眠質量很不錯,相對泥水來說乾淨不少,如果條件允許,推薦這一種。

沙子和水的關係,就是類似這樣

5冰箱冬眠

這不是開玩笑~!

冰箱最大的優勢就是溫度恆定,而且不被外界打擾。可以購買一個微型冰箱,調整溫度在15℃,裡面放上一杯水保持濕度,或者把龜放在盛水的容器裡面,也可以和其他方法交叉使用,比如使用沙土冬眠時放入冰箱。根據冰箱大小,決定每3天還是每周開冰箱門通風一次。

這個方法可以解決溫度比較尷尬的局面,甚至可以在夏天人為地製造冬眠環境,老外就這麼幹過……

這種小冰箱簡直是冬眠專用

6雜牌冬眠法

這個門類包括各種奇葩的偽冬眠方式,如果條件實在不允許上述幾種方法,那麼可以退而求其次採用這些非主流方式。(這些方法被「非核心養龜家庭"廣泛採用,安全性未知,主要禍害巴西龜,一旦致死請您自己承擔全責~吼吼=V=)

此類冬眠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紙箱冬眠,皮鞋冬眠,廁所冬眠,床底冬眠,垃圾堆冬眠,陽台縫隙冬眠,破抹布冬眠以及「漫遊式」冬眠……

【注意】漫遊式冬眠結束時需要額外的搜救技巧,家中沒有狗或者生命探測儀的朋友慎重選擇。

4哪些龜不建議冬眠——並非都有冬眠的資質

一、種類

絕大多數陸龜、部分水龜、半水龜無法冬眠。

這些龜一般生活在熱帶、也熱帶地區,沙漠地帶或者是雨林地區。它們祖祖輩輩都沒見過冬天,用進廢退,因此冬眠這項逆天的功能就離它們遠去。

一些熱帶地區的龜仍然保留著冬眠的功能,但是功力也就剩下個三四成,真要冬眠四五個月絕對歇菜。它們也就能在「省電模式」下挺一兩個月,再久就要出事了,因此這類龜壓根不建議冬眠。

如果你不確定你養的龜原產地位於哪個位置,或者能否冬眠,請查詢嚴肅的維基百科。(不要相信魚龍混雜的百度百科)

典型不建議冬眠的龜:

國內能買到的各類常見陸龜,安布閉殼龜、馬來食螺龜、黃頭側頸龜、瑪塔龜、蛇頸龜等

二、身體狀況

身體素質差,瘦弱,正在患病的龜都是不適合冬眠,當然類似的案例您也可以做出推斷。總不能將原本就適應得不好的小龜往火坑裡推吧。

三、年齡和大小

如上文提到,越小的龜冬眠風險越高,龜苗冬眠將帶來極大風險,相反,加溫飼養一年以上再考慮冬眠,安全型將大大提高。

5一點囑託——按照科學的方法盡力就好

冬眠是對龜對人都是一場考驗,一旦成功也會收穫很大的成就感。在這過程中,只要用心專注每一個細節,多思考多觀察,科學地記錄設置整個冬眠流程,那麼成功的幾率是非常大的!倘若冬眠過程中出現龜生病或者死亡,也不要氣餒,用心總結經驗。

每一個生命的最終去留人是無法掌控的,我們只能「聽天命,盡人力」,讓龜生存的幾率更大一點。(關於這一點我會在醫療版和大家做深入探討)

所以說,冬眠要的不單是一個結果,而是你所經歷的考驗和收穫的知識。沒有死亡的威脅,就不知道生的珍貴,正式因為冬眠會產生風險,才會有人樂此不疲地討論如何成功冬眠。如果隨隨便便採用廁所冬眠法就能讓所有的龜都成活,那就沒有成功的喜悅和興奮了。

這也是養龜的樂趣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