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分鐘自測:你是糖尿病候選人嗎?? ?

@ 2016-11-25

花一分鐘自測:你是糖尿病候選人嗎?? ?

不要以為糖尿病只是中老年人的事兒,現在大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而且患病年齡還越來越年輕,即使年輕人也不能忽視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尤其是生活習慣非常不好的年輕人需要注意了。如何有效地遠離避免糖尿病,小編分享8個小妙招,跟「糖友」說NO!

年輕人不可能得糖尿病?如果你還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在我國,大約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而且患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擔心自己哪天成為其中一員?如何正確預防並遠離糖尿病?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應對糖尿病,糖尿病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了。

測測你是糖尿病候選人嗎?以下10道題來自美國研究所,讓你足不出戶、無需驗血就能準確估測自己成為糖友的風險。

請準備好紙筆記下你的答案~

你的母親患有糖尿病嗎?(A)是。(B)不是。

你的父親患有糖尿病嗎?(A)是。(B)不是。

你有高血壓嗎?(A)有。(B)沒有。

你是黑人嗎?(A)是。(B)不是。

你的年齡在55~64歲之間嗎?(A)是。(B)不是。

你抽菸嗎?(A)抽。(B)不抽。

你的腰圍多大?(A)小於81厘米。(B)81~89厘米。

(C)89~97厘米。(D)97~104厘米。(E)104厘米或更大。

身高多少?(A)不到158厘米。(B)158~160厘米。

(C)160~164厘米。(D)164厘米以上。

安靜時,你的脈搏每分鐘跳多少次?(A)每分鐘73次或更少。(B)每分鐘73次以上。

體重多少?(A)不到73公斤。(B)超過73公斤。

【評分標準】1.A得13分,B得0分。2.A得8分,B得0分。3.A得11分,B得0分。4.A得6分,B得0分。5.A得5分,B得0分。6.A得4分,B得0分。7.A得0分,B得10分。C得20分。D得26分。E得35分。8.A得8分,B得6分。C得3分。D得0分。9.A得0分,B得5分。10.A得0分,B得5分。

【總得分及10年內糖尿病風險】

20分或更少:5%

21~32分:9%

33~42分:16%

43~54分:25%

55分以上:33%

不得糖尿病8個妙訣

分數越高,你越有可能患上糖尿病!但是你不必對此病心生畏懼,只要了解健康常識,在生活中有意識地避免多吃、少動、熬夜等現代惡習,就能有效遠離糖尿病。

1、減輕體重

各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明確了肥胖、超重和糖尿病的關係,不僅是糖尿病,各種代謝異常都與其相關,並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

因此,只要能減輕體重,就能獲益。成年以後主要胖的是腰腹,有的人雖然體質指數正常,但是腰腹脂肪多。通過合理運動,首先減少的是腰腹肥肉。

而單純節食、不運動未必減脂肪,還可能會丟肌肉。人的肌肉少了,血糖可能更不穩定。

2、每天走路30分鐘

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議,每周應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分攤到5~6天進行,即每天30分鐘左右。

在所有運動中,走路適用人群最廣,不受場地、時間限制,比較安全,步伐、步速可以自己調節,且對關節的損害較小。

3、適量喝咖啡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喝咖啡能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田慧教授解釋說,咖啡有利尿的作用,還能提神,幫助身體燃燒一部分熱量,對促進代謝有好處。

但喝咖啡要適量,一天不能超過3杯,否則有脫鈣的風險,會引發骨質疏鬆。另外,早起喝比較好,可把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且一上午比較清醒。

4、選擇高纖維素食物

研究證明,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殘餘的代謝廢物,做好腸道清理工作。

另外,纖維素對腸道功能的好處還表現在對腸道自身激素的調節上,對脂類代謝、糖類代謝都有益處。

5、經常深呼吸

研究表明,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深呼吸有減輕壓力的作用。

專家說,除了深呼吸,精神緊張的時候做做瑜伽,可以通過調節交感神經,減輕胰島素抵抗。

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晚上睡不好覺,第二天早上肯定血糖高,這就是交感神經紊亂的後果。

6、保證充足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得太多都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專家表示,不同年齡對睡眠長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青春期之前小兒睡眠須超過10小時,年輕人8小時,中年人至少6小時。

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如果自我調整不過來,就該吃藥。現在新的安眠藥副作用不大,可以間斷服用,千萬不要應撐著。

7、不要獨居

國外研究表明,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高。

專家說,正常的家庭生活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獨居的人如果自我約束力差,容易作息不規律,養成不良生活習慣的幾率高。

8、四十五歲以後關注血糖

專家說,45歲以上是糖尿病高發人群,特別是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血脂、血壓高的人,應多關注血糖。並且,空腹血糖超過5.6毫摩爾/升就要查餐後血糖,以免成為「漏網之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