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個傳統,日本人使用了上千年,並且至今還在用,許多人第一直覺會想到是中國的漢字。但是,題目中已經說了,這個傳統日本人使用了上千年,但是在中國卻幾乎早已失傳。
這當然不是我們的漢字了吧。那到底是什麼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的文明,如果要追溯,那大概得追溯到秦漢時期,秦朝的時候,日本應該屬於繩文時代,總之還是比較愚昧和落後的。但是自從日本建國之後到了現在,日本的國民生活之中都有一個很複雜的習慣,那就是跪坐。
如果您去一個日本人的家中,他會讓你在他的家門口脫掉鞋,然後走進房間,隔著一個茶几類似的木桌,彼此對視,並且跪坐暢談,當然也可以飲茶。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可能有點兒難以接受,中國人男兒膝下有黃金,上跪天地,下跪父母,這不就上門拜訪麼,幹嘛非得跪著。
但是,大家有所不知,日本人的這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實際上來源於我們中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是沒有椅子的,君子群臣之間面談國家大事兒,就是彼此跪坐著。何為跪坐?十二個字概括:雙膝觸地,臀壓腳跟,氣沉丹田。說跪不像跪,說坐也不像坐。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只有一個,在當時的中國,沒有椅子。
但是,君貴民輕的思想卻已經登峰造極。當時皇帝會見大臣,沒有椅子可怎麼辦?那只能坐到地上,可是盤腿坐,繞腿坐,不管怎麼坐,對於一個皇帝而言,都有失體面。想來想去,那就只能是跪坐了。
皇帝都跪坐了,那作為臣子的,就只能跪坐了,不同的是,皇帝會坐高點兒,大臣們坐低點兒。
試想電影英雄中的那一段,刺客和秦王之間是不是就是跪坐的模式。後來到了南北朝,出現了一種東西叫做蓆子,這個蓆子可是塞了填充物的,那個時候,人們就開始跪坐到蓆子上了,但是注意,還是跪坐。
許多電視劇把人教壞了,秦漢時期,哪裡來的正坐之禮,從皇帝到大臣,一律跪坐。一直到了唐朝中期,椅子才被萬能的古人發明出來,所以皇帝才真正的坐下來了,而作為臣子,當然就要站著了。
那麼這個傳統是怎麼去到日本的呢?在中國人看來,應該是秦朝就傳入了日本。因為秦朝時期有個徐福去了日本,還有大量史料論述他就是日本的首任天皇。
不管是不是天皇,反正徐福是去了日本,並且把跪坐的傳統也就那麼帶了過去。
而日本人是至今不承認徐福的存在的。他們的歷史中記載,跪坐的姿勢是從唐朝的時候傳過去的,因為日本的文化基本上是基於唐文化而形成的。
唐初的時候,中原依然是以跪坐作為基本禮儀的,所以這一點也就讓日本人給學了去。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從中國傳入的日本的。後來中國都不在使用跪坐禮儀,可是這一禮儀卻被日本給繼承了下來,而且遵守了上千年。
直到現在,他們依然會使用這種來自中國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