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不順了!德國法院:敘利亞難民不能自動獲得長期避難權 只批逗留德國這麼短的時間??難民歐洲夢碎!?(組圖)

@ 2016-11-24

(24日訊)很多人認為,敘利亞難民在德國基本都能獲毫無困難地得難民身份。但實際情況早已不是如此,越來越多的敘利亞人未能獲得完全的避難權利。因此也產生了法律糾紛,現在德國一家法院做出了明確裁決。

法庭判決:敘利亞難民無權要求自動享有難民的所有權利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1月23日報道,根據德國什勒斯維希最高行政法院周三做出的一項裁決,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無權要求自動享有難民的所有權利。根據新裁決,迄今為止沒有受到個人迫害的敘利亞難民,不能僅依據其來自的國家和一紙避難申請要求獲得長期避難權利。

該裁決為聯邦移民和難民局目前針對敘利亞難民實行的審核程序提供了法律依據。現在德國對敘利亞難民僅保證提供所謂的"有限保護"

此前,一名申請避難的敘利亞女性在僅獲得"有限保護"後對移民局提起訴訟。"有限保護"意味著她僅獲准在德國居留一年(此後有可能再延長兩年),在此期間她不能申請家人來德團聚。

這名敘利亞女性表示,她在德國申請避難,會被敘利亞當局視為反政府行為,如果回到敘利亞就會受到迫害。什勒斯維希行政法院已對這一申訴予以批准,該難民也獲得了她所要求的避難身份。

但聯邦移民和難民局對此表示不認同,並提出上訴。難民局表示,沒有證據表明,返回敘利亞的難民普遍受到迫害。

大量移民湧入德國

現在什勒斯維希最高行政法院認可這一觀點,法官指出,僅因曾在外國停留以及曾申請避難就會在敘利亞面臨政治迫害的說法是缺乏事實依據的。

在上訴案過程中,首先提出起訴的女難民還向法庭提出了一些有關她個人可能受到政治迫害的理由,不過未能說服法官。

在德國各地的行政法院,目前有數千宗敘利亞難民不服避難審核結果、狀告難民局的案子尚待審理。

一些地方的法院也作出了有利於敘利亞難民的判決。但周三什勒斯維希最高行政法院的裁決,是第一次由這一級別(地區最高行政法院)司法機構就這一爭端做出的裁定。至少對於在什勒斯維希法院轄區的79宗此類案件,這一裁決具有指標意義。這些個案將依據具體情況進行裁定。

德國難民營查詢網址: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1pBH6wA36ZO_J2Wm0royh5euA478&ll=51.33579858842975%2C10.50027799999998&z=6

一段時間以來,大多數來到德國的敘利亞難民都獲得了長期避難身份。但今年3月德國政府修改避難審核條例以來,對敘利亞難民的審核條件變得更加嚴格。

根據德國基本法,受到政治迫害的人有權在德國受到庇護。而因戰爭、災害等其他原因逃離家鄉者,並不自動享有避難權,而須根據個人情況進行申請、審核。

難民問題持續發酵:

據環球網報道,由於2015年德國不再嚴格執行《都柏林規則》中「難民必須在最初進入的簽約國申請庇護」這一規則,加上德國默克爾政府向成功進入國境申請庇護的難民提供慷慨的社會福利和津貼。這些因素構成了強大的「磁場吸力」,吸引越來越多難民紛紛開始尋求進入治安和經濟環境都不錯的德國。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大概有超過100萬左右難民在德國登記。2016年1月以來,已經有30萬難民偷渡進入歐洲,其中相當一部分的難民選擇了德國作為最終停留地。

雖然此前德國居民對於難民的到來表示歡迎,更有當地居民打出「welcome refugee」的標語,但是隨著人數的增加,素質參差不齊的難民進來卻給德國帶來不少安全隱患。

德國民眾手舉標語歡迎難民

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新年,上百名德國女性稱遭到一夥醉酒男子非禮和搶劫,涉案人員或達千人,目擊者稱,肇事者大多是15歲至35歲之間的,明顯都不懂德語的男子。警方稱,他們從相貌上看是來自北非和阿拉伯國家的人。

隨後,德國又發生多起與難民相關的治安事件,其中華人留學生的安全問題也受到了影響。據國際在線11月22日報道,一名中國女留學生在白天返回宿舍途中遭性侵。

德國就跨年夜性侵事件遊行示威

再加之法國的尼斯恐怖襲擊事件,難民問題漸漸激起德國民眾的反感情緒。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德國慕尼黑郊區南Neuperlach小鎮建起了一堵高牆,以此將居民區與附近的難民營隔開。

相較於造牆隔離這樣較為溫和的做法,難民危機進一步刺激極右思想在德國蔓延。據新華網11月18日報道,德國負責國內安全情報的聯邦憲法保衛局數據顯示,德國極右翼分子自2014年減至2.1萬人後再度增長,2015年年底,德國極右翼分子已增至2.26萬人,其中1.18萬人有暴力傾向。

2015年極右翼犯罪事件也較前一年大幅增長,達到2.19萬件,其中暴力事件1408件,增幅高達42.2%。

現如今,極右翼思想等政治極端思想蔓延已成為德國人最擔心的事情之一。最新民調顯示,2016年,德國人最擔心的是恐怖襲擊,其次即為政治極端主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