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你的區角里是這樣標識材料的嗎?

@ 2016-11-24

在幼兒園,每個班級里老師們都會很用心的設計布置各式各樣的區角遊戲,角色扮演、益智、語言、藝術、建構等等,種類繁多。因為我們都知道孩子們會在遊戲中學習,不同的遊戲中可以讓孩子們獲取不同的成長經驗。但是,在我們把更多的關注重心給了如何設計區角、如何製作玩教具的時候,是不是還忽略了一些小細節?

你的區角是這樣的嗎?

這樣的嗎?

那麼,今天想要問問老師們,你的區角辛辛苦苦製作和準備了這麼多材料,小朋友們是否知道它們叫什麼?每一個材料裡面有什麼?怎麼玩?玩完了放回的還是原處嗎?

所以,今天想說的是,區角里材料標識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們布置了一個益智區,加上區角標識前,我相信第一次投放,一定會有小朋友問老師,這是什麼玩具啊?

在這組材料柜上,我們看到,很多材料都有兩種材料標識。

一種是小的,粘貼在收納筐上:

另一種是大的,擺放在收納箱的底部,粘貼在柜子的檯面上:

為什麼要有這兩種標識呢?

其實說法也很簡單,小標識面朝外部,便於幼兒一眼觀察到,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而大標識則表示的是這個材料的擺放位置,讓幼兒操作完材料後,根據這個大標識就可以很快找到材料原來的位置,快速而自主的物歸原處,是不是再也不用老師們操心了?

當然這樣的大標識也不一定是所有的材料都需要做,如果不需要連筐端走,無需給材料筐找家的情況,自然也就不需要大標識了。

那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個標識牌:

由實物照片+文字組成的標識牌,讓小朋友可以通過真實的材料照片迅速辨識每一個材料,那麼放文字是為了讓小朋友認字嗎?當然不需要刻意的教他們來識字,在孩子現有年齡來看,這就是一種文字形狀的符號,就像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一樣,在生活中,文字無處不在。在環境中添加文字元素,讓幼兒逐步熟悉這些符號,也同時是在為前閱讀做準備。

那,除了用這種照片+文字的形式,是不是還可以有其它形式的標識呢?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也可以根據材料本身特質不同,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呈現材料標識。

你的班裡有材料標識嗎?有的話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材料標識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