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血有害健康麼?關於獻血的疑問,這裡都有回答
之前聽過一種說法,說獻血有害健康,擔心獻血後會對身體帶來不適,獻血會傷「元氣」,獻血會導致貧血、會影響生育等。今天就來闢辟謠。
通過正規途徑,以正確的方式獻血,不會對身體健康帶來影響
人的全身有4000-4800毫升血液,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占總血量的5%—10%,按照臨床上的失血分類,血液容量流失15%以內,對生命徵象並無影響。獻血後機體會對身體進行補充調節。人體血液每時每刻都有血細胞衰老、死亡,以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如紅細胞及血紅蛋白一般7-10天即可恢復,水分和無機鹽類補充最快,只需一小時左右即可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有的人獻血後會出現血壓的變化,多是興奮、緊張所致,稍作休息即可恢復。
什麼人不適合獻血?
一些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是不適合獻血的,如人體重要臟器發生病變或重要臟器手術切除者,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腎炎、貧血、腫瘤、糖尿病、結核病,以及肝、脾、胃、腎、肺手術切除等人群;二是患有經血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如患有B型肝炎、C型肝炎、梅毒、愛滋病等以及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三是患有嚴重職業病或地方病者,如患塵肺、矽肺、血吸蟲病、大骨節病等人群;四是具有吸毒和高危行為者,如有吸毒史、男男性行為、多個性伴侶的人群。
獻血的好處
獻血對心腦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可預防、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經常獻血可提高造血功能,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逐漸下降。獻血後,由於血細胞數量減少,對骨髓產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並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常按規定期限獻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公民無償獻血累計在900毫升以上(含900毫升,下同)的,獻血者本人可報銷終身無限量臨床用血的費用;獻血量累計在600毫升以上、不滿900毫升的,報銷獻血量3倍臨床用血的費用;獻血量累計在600毫升以下的,報銷獻血量2倍臨床用血的費用。除獻血者本人可按上述規定報銷用血費用外,獻血者的配偶、父母、子女還可共計報銷獻血量等量臨床用血的費用。
獻血也要注意
有些人通過空腹獻血、頻繁獻血的方式來減肥,是不可取的。空腹獻血可能引起突然暈厥等不適症狀,獻血前應適當喝水,吃些清淡的食物,少吃肥肉等高脂飲食。
PS:獻血也是一件簡單而有益的事情,大家完全可以放下心來,去奉獻自己的愛心。但在獻血後,一定要注意針眼處的衛生清潔,避免污水碰到傷口發生感染。為保護穿刺部位不受感染,至少4小時內不要取掉穿刺孔上的敷料。其次,獻血後,應在原地休息片刻,然後緩慢站起,不要急起,以防一時性腦缺血的發生。有部分人獻血後有渴感,應及時飲用水或飲料,有助於血容量的恢復。另外,個別人獻血後感到疲乏、睏倦,只需注意休息,保障睡眠,這種現象很快就會消失。最後,獻血者應在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因獻血後體內血容量恢復到正常水平需8—24小時。適當地吃一些含蛋白質高的食品,像豬肝、雞蛋、豆製品、瘦肉等等食物,也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千萬不要大補特補、吃很多補品和補藥,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真相問答
Q1:獻血後有不良反應麼?
不良反應的確存在,但產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卻跟獻出的血液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不良反應包括暈針、疲勞、精神緊張等,其中精神緊張占了絕大多數。究其緣由,往往是因為初次獻血太過緊張了,過於惶恐焦慮。
Q2:獻血會感染疾病嗎?
無償獻血感染疾病的機率非常非常小。血液中心所使用的采血針頭和血袋等器材均為一次性器材,並且是經過國家藥檢部門質量檢查合格的產品。使用完畢後,會統一回收,集中銷毀處理,不可能重複使用。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對採集血液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程和預防交叉感染的制度,並進行嚴格的檢查監督。血站的采血人員均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規範,並對采血環境、獻血者采血部位等嚴格消毒。
Q3:月經期間可以獻血嗎?
女性月經期前後三天不宜獻血。對女性來講,「女性以血為本,以血為用」,一生中經、孕、產、乳、帶無不損耗陰血。經期本身就是比較虛弱時期,再獻血,就是「虛上加虛」了。以後恢復起來也是難上加難。
Q4:兩次獻血間隔時間是多久?
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6個月。機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2周,不大於24次/年。機采血小板後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於4周。全血獻血後與機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於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