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下滑是「假摔」嗎?

@ 2016-11-23

樓市新政已經兩個月了,房地產市場總體趨緩,一些購房者「喜大普奔」——房價要跌了,準備買房吧;然而,另有一些人則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這次房價小幅下滑,不過是房價的假摔罷了。

逆轉心理預期,房價看著像「假摔」

其實,這些懷疑還是有他們自己的理由的——很多中介現在都撤下房源,解釋無非是「房價跌破賣家心理預期,觀望市場。」這讓不少還沒買到房的人感到「氣悶」:「我們一輩子的收入都買不來一套房,你那裡倒還嫌賤賣了。」對於這一點,唯有等待;畢竟之前的房價帶來的超值的心理預期,畢竟之前還等著年底再大賺一筆……如今市場冷下來,有房的人恐怕更多的是「持房觀望」吧。

然而,如果市場預期繼續趨冷,這些多套房的投資者恐怕就要改變心理預期了,畢竟大趨勢是穩市場,指望未來還能像今年這樣就有點不切實際了。精明的投資者肯定會在未來兩個月內處理掉自己囤積的房產,畢竟大賺希望已經不大,而「持房不如持幣」的道理,現在也漸漸深入人心——房價漲得再高,不體現在交易上,那麼就只能體現了帳面上;而帳面上的財富,既不能被稱作現金流,也不能進一步擴大財富規模,又怎麼能說自己的投資是成功的呢?

人民幣打滑梯,房價或許是「真摔」

人民幣連續下滑,而央媽目前似乎並沒有什麼趨向,準備出手。由此可以推斷,人民幣匯率的相對弱勢將會維持一段時間;照此趨勢,「破7」已經不再是話題,而是明年這個時候能不能穩定在「7」上。

那麼這對房價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直觀上說,很簡單,房價縮水了——畢竟人民幣貶值了,房價即便是不跌,對應的購買力也會下降;這裡倒不是說會賠錢,簡單說就是房價上漲10%,匯率跌了5%,儘管投資者喜滋滋的看著那到手的10%的收益,但實際上匯率已經從中「偷」走一半了。

或許有人該說了:那麼我就去換點美元等著美元升值咯。但對於動輒數百萬的房產,或者專業炒房人十幾套超千萬的房產,你要換多少美元才能對衝掉匯率下跌的損失?很顯然,手上那點現金流換來的美元,不過是杯水車薪。

說到底,對於匯率的憂慮,還是因為在單一市場、單一計價單位下持有的單一資產的不自信;也許看著手中一個又一個不動產登記證,會有瞬間的開心,但是長遠看,過多持有房產、過多牽制了自己的現金流,一旦市場波動,那給投資者帶來的可能就是災難。

因此,資產的固化並非財富持有的方式,資產的多重配置則是大勢所趨。一方面不能僅僅把所有的資產都以房產的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單一貨幣下的資產也難以長期保證其價值不縮水。未來人民幣預期看貶,資產的購買力就會下降,直接導致投資者的財富縮水;到時候房價就不再是「假摔」而是「真摔」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