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大洗牌,一切都將見頂?大馬將面臨物價更高、薪水更低、錢更難賺?!

@ 2016-11-23

新聞配圖

在剛剛發布的2017投資報告中,美林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指出,未來發展趨勢將從依賴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從聚焦「華爾街」轉向中小「商業街」。

現在特朗普的意外當選將加速這一轉變的到來,2017將會見證全球大洗牌。在投資策略方面,做多股票、房地產、大宗商品和美元,做空債券。

Hartnett在報告中寫道:「央行流動性過剩的時代即將結束,2017年七國集團不大可能再推出大型貨幣寬松政策,這也將是10年來首次。」

下圖是該行7大主題投資

7大主題投資

2016年主要央行將利率壓低至史上最低,並將金融資產購買規模擴大至逾25萬億美元後,最終到了極限。

該行認為,任何後續的刺激舉措將是來自政府,政府將動用財政政策來「向不均等宣戰」。

2017年:

•美聯儲(FED)將會升息,並預期歐洲央行(ECB)和日本央行(BOJ)將撤回負利率政策。該政策導致今年逾13萬億美元的政府債券出現負收益率。

• 利率和通脹將意外上行,並預計美國名義經濟增長率將從3%提高到4%,美國以外地區增長率將從6%上升至7%。

• 押注通縮的交易和在全球零利率政策中受益的資產將是最大的輸家,對通脹、普通民眾和財政擴張敏感的資產將表現良好。

緊縮轉向通脹

流動性見頂

央行流動性過剩的時代正在結束,美聯儲將加息,日本央行和歐洲央行也將考慮退出負利率政策,2017年可能是10年來首次市場面臨流動性收緊。

在量化寬松和負利率政策下有「損失」的資產,例如,銀行股將會受益於央行從貨幣寬松中撤退。

銀行股將會受益於央行從貨幣寬松中撤退

債市見頂

自由貿易大大降低了通貨膨脹和利率。我們認為35年債券長牛已經在2016年7月11日結束,當時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2.088%。2017年通貨膨脹將會上升,將加速受益於緊縮的資產轉換到受益於通脹產品。實物資產表現也將好於金融資產(房地產、大宗商品對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目前處於自1926年以來最低水平)。

美國十年期占全指數收益率

全球化見頂

1981-2015年間,貿易、資本和勞動力自由流動的時代將宣告結束。反自由貿易民粹主義在持續上升(最近一項民調顯示,65%美國人認為貿易政策導致了大量失業)。脫歐和美國大選結果代表了反全球化的現狀。反全球化意味著通貨緊縮的降低,這對全球小盤股都有益。民粹主義的崛起意味著貿易和貨幣戰爭可能性增大。

人民幣和日元將出現更大幅度的貶值和震蕩

2017年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預計人民幣和日元走弱將推動亞洲貨幣表現疲軟。預計資本外流、外匯儲備下降和震蕩增加將推動人民幣下跌。中國政府將持隱晦的允許人民幣進行調整的政策立場,但又不會明顯表現出來,否則可能會與美國的保護主義發生沖突。日本央行的日子應會更好過一點,在美聯儲料將加息、歐央行政策不定的背景下,質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收益率曲線控制將越發對日元不利。

美元兌人民幣日線圖

而馬大呢,可以預見日子更加不好過!

馬幣貶.賺幅續受壓.大馬糖廠3年財測大砍

大馬糖廠(M[S.M],5202,主板消費品組)第三季凈利按年跌64%至2300萬令吉,馬幣走疲與成本上漲,近期仍將壓縮賺幅,分析員紛紛大砍今、明、後年凈利19%至56%,同時下調評級。

安聯研究指出,原糖占其營運成本的82%,皆以美元交易,倘若馬幣繼續走跌,勢對凈利構成壓力。

大馬糖廠第三季凈利走低,主要是因原糖成本飆35%,由每磅15美分走高至每磅20.3美分,原料成本也因馬幣走疲至平均1美元兌4.04而按年走高4%。第三季凈賺幅跌7%至8%至3.6%,首9個月賺幅至5.8%。

為彌補高進口成本,馬糖廠曾向政府申請提高白糖頂價,由每公斤2令吉84仙提高20%至30%,或每公斤漲56仙至85仙,迄今政府只批準提高煉糖廠的賺益,從5月1日起工業界煉糖每公噸增120令吉,或13%。同時,為準證(AP)持有者的平均白糖售價訂每公噸增11%至2780令吉,由11月1日起生效。

白糖零售價料不變

聯昌研究認為白糖零售價將保持不變,政府何時將調高白糖頂價不得而知,上次調高白糖價是2013年10月26日,因而大砍2016年至2018年財測31%至44%。

M I D F研究大砍今明年財測44.4%與28.7%,認為盡管管理層申請調高白糖零售價,不過在2017財政年仍難實現。「不過,管理層已採取措施管控成本,即透過興建柔佛煉糖廠,預料2018財政年首季可營運。」

安聯披露,上述煉糖廠一營運,加工成本可減30至35%,然而煉糖賺幅將低於目前營運,主要是以出口導向,出口將專注印尼,今年首季已在雅加達設立辦事處。

原糖短缺

成本料漲

安聯大砍2016年起3個財政年財測36%、42%與56%,今年原糖成本料漲15%,未來也將因全球原糖短缺而價走高。

安聯指出,2017年原糖將短缺約400萬至500萬公噸,主要是乾旱天氣沖擊印度、泰國與巴西至蔗糖生產,預期2017與2018年情況更糟(若白糖零售價維持每公斤2令吉84仙)。

安聯說,大馬糖廠在杜拜也設貿易平臺以采購原糖,今年迄今獲原產品收益1億零300萬令吉,這讓它管控成本,可接觸更大的全球原糖市場。

馬銀行研究調低今明兩財政年財測6%與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