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體報道過,江蘇常熟一位男嬰和往常一樣用奶瓶喝了100毫升奶水後就睡著了。早上家人發現孩子嘴唇發白、沒有反應,於是立即送醫。搶救時,醫生往氣管內插管時溢出不少奶水,男嬰最終因奶液窒息死亡。
對於如何預防嗆奶,醫生說,吃奶過程中和吃奶之後,媽咪最好都讓嬰兒保持側身的姿勢,一旦孩子吐奶,會順著嘴角流出去,而不會吸到氣管里。
5個必記的喂奶細節
1.在寶寶因為肚子餓而啼哭前喂奶:啼哭是寶寶飢餓時最後的訊號,容易造成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因此若為瓶喂,爸爸媽媽或照顧者應在寶寶喝奶時間前,提早將奶水準備好;而親喂的媽媽,則應在寶寶出現尋乳反應時及時哺喂。
2.避免寶寶過急過快地吸吮:當寶寶因為太飢餓而大力吸吮時,容易吸入過多的空氣,此時媽媽可輕聲安撫或將奶瓶奶嘴抽出一半(應避免將奶嘴完全抽出),來提醒寶寶放慢速度。
3.喂奶過程不間斷:確保喂奶過程中正確含乳不中斷,或瓶喂時奶嘴無抽出,以降低吸入空氣的機率。
4.儘量讓寶寶保持清醒:若寶寶在吸吮過程中睡著了,同樣會增加吸入過多氣體的機率。
5.不強迫寶寶吃過量:當寶寶出現吃飽的訊號,如:將頭轉開或吸吮變慢時,即停止喂奶,一方面是尊重孩子,另一方面也避免寶寶因吃太多造成溢奶。
如何判斷寶寶吃飽、吃夠了?
1.寶寶喝奶時睡著,小嘴鬆開乳 頭。
2.喝奶時雙手鬆開,垂放身側。當寶寶吃飽時,身體會呈現放鬆狀。
3.可以觀察寶寶一天的尿量,出生第一天,會有1片很濕的尿布,第二天會有2片,第三天會有3片,到了第五天以後,大概平均每天會有5~6片很濕的尿布。
4.可觀察寶寶的體重,新生兒出生頭幾天體重會下降,但是幅度不會超過10%。出生14天之後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此後每周應增加0.125千克,每月增加0.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