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再次爆發內戰 中國面臨新挑戰和機會!

@ 2016-11-22

緬甸再次爆發內戰 中國面臨新挑戰和機會!

第二,為逃避衝突,大批難民會逃入我境內避難。去年兩會期間,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透露,果敢衝突以來,進入中國避難的難民就有6萬多人。這極大增加了我邊境負擔和隱患

第三,衝突一方,雖然是緬甸果敢人,但實際就是我漢族,只是因為歷史問題,他們被劃入緬甸境內。他們也不斷呼籲中國予以幫助,這其實也是給中國出了一個難題。

第四,翁山蘇姬剛剛執政,中緬關係目前相當微妙,表面看還是朋友,但私下心結也頗深。中國如何應對,關係今後中緬關係走向。

昂山當然也清楚與中國關係的敏感性,雖然對美國、日本、印度也極力交好,但她上台後出訪的第一個非東協國家,還是選擇了中國。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她在8月份與習總會談中表示,緬甸願與中方共同努力維護緬中邊境地區穩定,也不會允許出現影響緬甸與鄰國友好關係的事情。

在這次歷史性訪問後發表的中緬新聞稿中,有一條就明確表示:

(中緬)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合作,確保邊境地區和平穩定。中方支持緬方通過政治對話實現國內和平與民族和解。緬方感謝中方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支持緬方推進民族和解與和平進程的努力。

換句話說,緬甸也清楚內戰的複雜性,歡迎中國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沒有中國的介入和幫助,緬甸中央政府真擺不平。

3).緬北再次爆發內戰,甚至可能還會擴大,對中國來說,當然是一種挑戰,但其實也是一種機會。

挑戰,就是之前所說的:內戰擴大,中國邊境安全受到威脅,大批難民湧入,也增加中國負擔;而且,問題處理不好,影響中緬關係大局。

簡單地說,如果中國偏袒一些地方武裝,自然加劇翁山蘇姬的疑忌,本來中緬關係就相當微妙,那很可能的一個結果,就是緬甸更倒向美國和日本,影響中國外交布局。

這是最糟糕的結果,當然中國外交還不至於笨拙到這個地步;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是中國的一次機遇。

第二,緬甸和解,人民安居樂業,也有助於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要知道,緬甸是中國南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緬關係如蜜月,對中國外交只有好處,沒有害處。

所以,在8月份歡迎翁山蘇姬訪華時,習總告訴昂山女士:要使兩國人民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

第二,緬甸和解,人民安居樂業,也有助於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要知道,緬甸是中國南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緬關係如蜜月,對中國外交只有好處,沒有害處。

所以,在8月份歡迎翁山蘇姬訪華時,習總告訴昂山女士:要使兩國人民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兄弟、好夥伴。

別小瞧這幾個字,要知道,中國稱呼絕大多數鄰國,只有「三個好」: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能加一個「好兄弟」成「四個好」的,此前只有兩個國家:巴基斯坦和柬埔寨。

巴基斯坦是巴鐵,不用說了;柬埔寨則是中國應對南海問題的最大功臣,正是柬埔寨的堅持,已經有兩次東協外長會議在南海問題上鎩羽而歸。

緬甸應該成為中國最好的鄰國之一。但現在,這個好兄弟家又鬧內訌了。下一步,緬甸必然向中國求助,中國介入不可避免,譬如:

向一些民間武裝施壓,還是應該參加和平談判,實現民族和解,糾纏於一些私利,老鬧內戰不是辦法,老讓難民逃往中國也不是個事。

政府方面也要有所讓步,比如給予一些地方更大自治權,不然矛盾沒完沒了,而政府軍也沒實力將民間武裝一網打盡。當然,翁山蘇姬和軍方也要有妥協,不能為算計權力打內戰牌。

由此,緬甸和平,邊境安寧,最後各方努力發展經濟。畢竟,緬甸資源豐富、民眾還算勤勞,正是閉關鎖國、顢頇治國、內戰連綿,讓民眾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緬甸能夠發展起來,將是東南亞的另一條小龍。

對中國來說,一個友好鄰邦的緬甸,無疑是經濟合作的好夥伴,很多重大工程將可以繼續;也是南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將極大緩解中國外交的後顧之憂。

能否抓住契機,幫助緬甸走出內戰,就看中國的外交智慧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