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抗議開放日本核災食品。(圖片來源:台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台灣網11月21日訊 據台灣「東森新聞雲」報道,民進黨「髮夾彎」政策不斷讓民眾深感不安,蔡英文選前,提出「食在安心」的政見,但現在卻變成「食在不安心」,拿全體台灣人民的健康作為籌碼來談條件,並且企圖隱瞞核災食品的真相。民進黨過去一直反核,現在卻要讓核災地區的食品進入台灣,不可能一方面大聲反核堅持零污染,另一方面卻鼓勵大家購買核災食品,這是什麼邏輯,立場前後矛盾,實在非常諷刺。
報道指出,日本東北輻射污染地區生產的食品是否可食本身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應交由專家去定奪。這種事情如果用政治來解決,是一場災難,蔡當局不該製造讓民眾不安心的事。「農委會」不能用「進來的食品,大家也不一定要買」這種不負責任的話來掩飾真正開放核災食品的目的。確實,我們當然可以不買,但可以保證我們吃不到這些核災食品嗎?
日前王育敏、李彥秀、張麗善、賴士葆、曾銘宗、蔣萬安、陳宜民等「立委」召開「強烈反對日本輻災食品進口」公聽會,邀請到曾任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現為國民黨副主席的郝龍斌、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名譽教授及師範大學化學系吳家誠教授與會探討,從專家學者角度講為什麼要強烈反對日本輻災食品進口。
蔡當局不斷告訴大家,全世界僅剩台灣和大陸不開放,殊不知歐盟較少進口日本食品。蔡當局只點名大陸與台灣不開放,卻不說港澳地區、韓國等都沒開放核災食品進口,美國則是采負面表列,未開放項目進口立即銷毀。
台當局非要開放日本核災食品進入台灣的原因有什麼呢?報道指出,想必是為了強化台灣地區與日本的關係。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重返亞洲政策將面臨重新檢討,東亞戰略情勢丕變,再加上TPP確定告終,台灣被邊緣化的趨勢將更為嚴峻。「駐日代表」謝長廷評論川普當選時表示,面對保護主義跟孤立主義抬頭,台灣應利用與日本的關係因應新變局。
報道指出,非要開放核災食品進口,才願意進一步強化實質關係的友邦是可以信賴的朋友嗎?口口聲聲愛台灣的民進黨,怎麼碰到了日本就轉彎,竟然顧慮到福島地區居民的生計,若真是愛台灣,怎麼不顧慮台灣漁民的生計以及沖之鳥礁我們的權益?再者,日本是全世界公認把非關稅障礙發揮到最淋漓盡致的國家,因此,對於這次日本核災地區產出的產品,很多國家或地區都以過去日本對待進口產品的手段「還治其人」,唯獨台灣要這麼輕易地開放進口?(中國台灣網 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