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始皇陵,有各種各樣的傳說,甚至有說秦始皇死後躺在純金打造的棺材裡,在秦始皇陵地宮裡的水銀河上飄來飄去,繼續同志著地下世界,這種說法到底可不可信呢?真實的秦始皇陵地宮到底是什麼樣子?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揭露秦始皇陵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吧!
據最新的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蔚為大觀,而經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
關於秦始皇陵的深度,一直是史學家爭論的焦點,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說過,「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
有現代科學家通過技術手段,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500至1500米。把五個足球場大小的場地,鑽入地下1000多米的地方,這想起來就有點可怕,秦始皇時代的匠人,能做到這種程度嗎?
1000米深度確實有些不可想像,根據現有證據,秦始皇陵的勘探深度目前大概在37米左右,別看數字小了不少,但實際操作起來,對於古人來說,可是一件老大難的問題。
《史記》記載秦始皇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在幽深寬闊的地下,天文地理又是什麼東西?
根據史學家的猜測,所謂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是指在秦始皇陵地宮的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並且近年來的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上部是象徵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
由此推斷,秦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代表的山川地理。在這座有著象徵天、地的地下王國里,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裡的一切。
不單如此,睥睨天下的秦始皇,還置「奇器珍怪徙藏滿之」於陵墓之中,同時代甚至有人喊出:「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這種話。
那麼,神奇的秦始皇陵地宮到底珍藏了哪些絕世珍寶呢?根據史記記載,有「金雁」、「珠玉」、「翡翠」等重寶,至於其他稀世寶物,只能說只要是天底下有的,確實存在的,通通都在秦始皇的阿房宮裡,最後全都做了陪葬品。
在80 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地宮西側發掘出土了一組大型彩繪銅車馬。車馬造型之華麗,裝飾之精美舉世罕見。之前,考古工作者還發掘出土了一組木車馬,除車馬、御官俑為木質外,其餘車馬飾件均為金、銀、銅鑄造而成,名副其實的國寶。
地宮外側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隨葬品,那麼,地宮內隨葬品之豐富、藏品之精緻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