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不願給蘇-35我們該怎麼辦?俄中將:因中國仿製武器太強

@ 2016-11-20

內容提要:近日,據美國媒體援引俄羅斯政策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會主席、退役中將葉夫根尼·布任斯基的話稱,俄羅斯只是在原則上願意出售給中國蘇-35戰鬥機和S-400防空飛彈,俄羅斯必須要考慮一些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並且對俄羅斯的技術提出嚴格的保護措施。而布任斯基說這段話時,正好在美國國家利益中心的午宴上,有分析指出俄羅斯現在不僅擔心中國仿製技術,而且試圖用暫緩對中國的軍售給美國看。

俄中將:只是原則上給中國蘇-35

雖然俄羅斯與中國已經在原則上同意對華出售先進武器,但這項交易還未最終確定。不過,與此同時,中俄兩國政府官員簽署了一項保護俄羅斯智慧財產權協議。俄羅斯政府希望藉此防止中國竊取俄方技術。葉夫根尼·布任斯基明確表示,俄羅斯正在與中國進行非常艱苦和困難的談判。

有分析指出,這次媒體所言對中國的蘇-35戰鬥機的合同其實俄羅斯方面也是雲里霧裡,因為俄軍方認為蘇-35不再是當年的蘇-27戰機,作為深度升級版的蘇-35在俄羅斯空軍當中擁有著「最強4+++代」戰機的地位,因為現目前俄隱身T-50戰機仍然面臨很多問題,蘇-35成為俄空軍的主力機型很難做到直接就給中國。

蘇-35技術的確先進,但並不是必須品

從技術上講蘇-35的確先進。擁有前翼及更先進飛控的蘇-35自是青出於藍。只有西方新代戰機F-22、颱風戰鬥機與陣風戰鬥機問世後動搖其地位。俄軍事裝備發展報告得出的結論是,蘇-35的飛行性能與F-22以外之西方新世代戰機相比仍屬上乘,理論上擁有上流的持續機動能力,並可借過失速機動能力來彌補傳統布局在指向性方面的先天劣勢。但是推重比較低(空戰推重比約1.2,F-22、颱風戰鬥機則在1.4以上)及缺乏超音速巡航性能需依賴新發動機改良。整體而言應僅有F-22和颱風戰鬥機在其之上。

俄羅斯方面一直對出售蘇-35戰鬥機害怕一點——那就是非常懼怕中國再次仿製出AL-41F1S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因為這是蘇-35最核心的地方。布任斯基說:「我們擁有兩種版本,一種是自用版,另一種是出口版。中國非常擅長仿製各種類型的軍事裝備。」

聽聽上述俄羅斯前中將的口氣,似乎中俄間還沒有達成最終的一致,關於蘇-35和S-400能不能交給中國還是個未知數。可是明明俄羅斯的遠東官員已經宣布過,首批蘇-35會在今年底交付中方,而後續的會在2年內全部交付完成。而現在,似乎這一切都是一廂情願的,俄羅斯可能還在猶豫,是否將這種戰機交給中國?

說白了,這一次俄羅斯最擔心的發動機技術非常不希望中國得到,但是從中俄傳統的軍售友好關係上俄羅斯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中國,再加上俄經濟發展遇到西方制裁等很多問題需要中國的支持,所以選擇了最好的方法——一拖再拖。

中國自主研發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

早前的消息是中國飛行員會自己駕機回國,而隨後的消息又說將由俄羅斯飛行員駕駛4架蘇-35交付中國。如此來看,這些互相矛盾的說辭,也許證明了這項交易的複雜程度。就在所有中國人熱切盼望的時候,沒想到俄羅斯人兜頭潑了一盆涼水,竟然說中俄兩國還沒有簽署真正的協議。這到底是說中國不想採購了呢?還是俄羅斯中途變卦了?

有分析就指出,如果俄羅斯再猶豫,還不如直接拒絕,因為中國人更喜歡自己國產的這些戰略級武器。畢竟現在中國殲-20開始交付空軍服役,而殲-16、殲-10B/C也開始量產,中國還究竟有多少需要蘇-35的成份在呢?

其實換個角度看,中國一直購買俄羅斯戰機並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只是縮短了中國空軍實力增強的時間,而經過十幾年的沉澱,中國不再面臨沒有先進戰機、無法守住領空的問題,更需要的是自己的核心技術。或許最後不會排除中國不再需要蘇-35的存在,中國國產發動機雖然研發進度比較緩慢,但是總有一天中國航天能夠走出「心臟病」的陰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