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侵華日軍打仗像獅子一樣,但到了此時,很多人開始無心作戰

@ 2017-05-06

「現在的日本人不像從前那樣難打了」。英國記者阿特麗深入贛北戰場進行採訪,她隨機訪問了幾個參加過台兒莊戰役的老兵,這些老兵都異口同聲地說出了這句話。

將領們也大多持有相同看法,曾指揮過南口戰役、台兒莊戰役的湯恩伯根據切身體會,給侵華日軍劃定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南口戰役的時候(與淞滬戰役同一時期),日本人作戰像獅子似的;第二階段是台兒莊戰役的時候,日本人依舊是衝鋒陷陣的一把好手,只不過稍稍挫了一點威;現在則明顯沒有幾個月前那麼兇猛了,甚至於產生了無心作戰的情緒。

厭戰和反戰,都是戰爭在曠日持久的情況下必然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尤其是在道義上完全站不住腳的侵略戰爭中,士兵所背負的精神壓力更大,也更容易消級和厭倦。中國軍隊在贛北戰場上繳獲了許多日軍的信件和日記簿,粵軍將領李漢魂向阿特麗出示了其中的一本。那是一名日軍大尉所寫,裡面還夾雜著一張他的全家福。

(贛北戰場上的日軍)

從日記上看,這名大尉是個良心未泯的人。從登陸上海起,他就見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並驚駭於同伴們的殘忍。在日本國內,他無疑是個好人,既是好丈夫,還是好兒子和好父親,但當他拿著槍踏上異域,乾的卻全是殺人放火的勾當。儘管他也認為「我們是應該不擇手段地爭取勝利」,可是內心仍然感到十分痛苦:「我為什麼,又為誰犯這罪行呢?我只好心裡明白,因為我不敢從嘴上說出來。」

若是戰爭打得順風順水並很快結束,那倒還罷了,現實情況卻是,在進入贛北戰場後,惡戰苦戰接連不斷。有一天晚上,在濃黑的夜色中,大尉所在的部隊與中國軍隊大打肉搏戰,結果「損失異常重大」。僅隔兩天,一顆炮彈落在他的旁邊,差點就把他給炸死。

大尉親眼看到自己的部隊戰死了百人以上,看到了中國士兵巨大的犧牲精神和吃苦耐勞的能力,這讓他整個人幾近崩潰。如果是保衛自己的祖國,當然應該義無反顧,但若是侵略別國,他實在找不到自己為此喪命的價值所在。

全家福是櫻花節時拍的,大尉說他一看到這張照片就要流淚,「明年櫻花開放時,是不是我的孩子將成孤兒,我的妻子將成寡婦,我那白髮蒼蒼的老母將無從知曉他的孩子究在何方?」

當阿特麗從李漢魂手中接過日記簿的時候,它的主人已經死在了戰場上。

(李漢魂)

李漢魂通讀過日記,他對這名日本青年的死也很有感觸:「戰爭是戰爭。我是一名將軍,他是敵軍里的一個大尉,我們殺死了他,但他本質上不是敵人,所以我此刻的良心也為之感到不安。」

日軍中像大尉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並不想從事戰爭,可是又被一股無法擺脫的力量裹卷著,只能硬著頭皮去殺人去送死。這種情況下,要想讓他們在心理上不牴觸不消極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