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殲17與蘇34和蘇35有多大關係?俄國人說了實話!

@ 2016-11-19

中國最新殲17與蘇34和蘇35有多大關係?俄國人說了實話!

在俄羅斯先進第4代加半拉的蘇-35先進戰鬥機馬上要登陸中國大地的時候,中國網際網路上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有網文認為俄羅斯想借中國進口蘇-35之際搭售蘇-34戰鬥轟炸機。但是,在中國沈飛公司正在研製殲-17戰鬥轟炸機的時候,出現這種聲音無疑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與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大勢極其不符。事實上,中國殲-17與俄羅斯蘇-34儘管外形相似,但是並沒有半毛盧布的關係,蘇-34與進口蘇-35也沒有半分人民幣的關係。

蘇-34是俄羅斯空軍第1軍的主力

近期,有俄羅斯媒體對於蘇-34雙發重型戰鬥轟炸機的性能是說了實話,而且是大實話,因為百度百科上都有,它想說假話也沒人信它的。蘇-34「鴨嘴獸」外形上與"側衛"家族其他成員大體相同,沒啥大區別。蘇-34目前在俄羅斯空軍裝備在位於沃羅涅日的第1軍與防空司令部,具體的單位可能是沃羅涅日第105混成師、也可能是蒙切戈爾斯克第98獨立混成團、還可能是利亞索夫第33獨立混成運輸團。本文能確定的是,俄羅斯空軍安德烈·尤金少將統轄的第4軍與防空司令部的莫羅佐夫斯克第559獨立轟炸機團裝備了蘇-34和蘇-24M。

蘇-34-戰術轟炸機機鼻左側的一個可伸縮的空中加油探頭是標準配備。蘇-34具有與蘇-33艦載型類似的鴨翼,同樣還沿用了蘇-33式樣的前緣邊條,但增加了一條尖銳邊緣以產生穩定渦流作用在垂尾上,提高大迎角飛行時的偏航穩定性。蘇-34的前機身比蘇-27UB重許多,鴨翼有助於恢復氣動平衡,提高機動性,並且能在超低空飛行中減弱因亂流引起的顛簸,降低作用在機身上的應力(鴨翼自動響應)。

蘇-34前機身容納了並列雙座座艙,飛行員在左側,武器系統操作員(WSO)在右側。乘員可以從彈射座椅中走到過道上伸展一下身體,在長航時任務中甚至還能休息。K-36DM彈射座椅具有零/零彈射能力,拋掉座艙蓋後左右座椅按時間差彈射。乘員通過前起落架上的登機梯,穿過後壁板上的艙門進入駕駛艙。與蘇-27UB和蘇-30的串列雙座相比,能大幅改善機組人員的工作環境。在並列座艙中,飛行員和武器系統操作員在高負荷工作中無需交談就能更好地互相理解,因為他們能通過身體語言充分溝通,反應時間也更快。此外,座艙的雙重操縱控制也有利於機組的輪換休息。

蘇-34的全新雙輪前起落架向後收起,收起方向與蘇-27相反。主起落架安裝了串列雙輪以支持增加的著陸重量,並能在粗糙鋪裝跑道上起降。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尾梁明顯增大,增加了直徑和長度,內部安裝了附加設備和系統。減速傘艙位於發動機艙之間的機背位置,配備雙減速傘以縮短降落滑跑距離。固定式進氣口降低了複雜性和重量,配合推力強大的發動機,能使「乾淨」外形的蘇-34能在海平面以1400公里/時的速度狂奔。機身結構堅固,結合系統冗餘設計後能有效抵禦從輕武器到高能飛彈戰鬥部破片。機組人員被鈦「浴缸」包圍,保護他們不受直接傷害,一些重要系統也有裝甲保護。

蘇-34最重要的航電系統為機頭的V004雷達,該系統由聖彼得堡的列尼涅茲控股公司製造,採用1250×850毫米的固定天線,除了氣象和導航功能外,還提供了豐富的空面和空空模式。雷達為遠程探測和跟蹤地面和海面目標進行了優化,獲得的目標坐標能隨後裝訂在精確制飛彈藥中。該雷達針對小雷達橫截面(RCS)地面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50-200公里,對戰鬥機大小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為120公里。在掛載R-77-1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時,雷達在空地模式中可以同時攻擊兩個空中目標,在空空模式中可以同時攻擊4個。

儘管蘇-34性能不錯,但是中國不想採購的玩藝你非讓中國購買,那就是正宗的強賣強買,是中國法律所不讓的,加上中國已經盛傳自己個都有了殲-17,還要你個蘇-34做甚?當山東大蒜貯存起來嗎?還是煩請俄羅斯你們自己的空軍的馬里諾夫卡第11獨立偵察團裝備蘇-24MR老實兒地換裝成蘇-34去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