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R放榜了,多少人聽見落榜學生的哭泣聲?

@ 2016-11-19

第一批KSSR考生迎來了他們人生中第一張成績單

萬眾矚目的小學標準課程(KSSR)的小六鑑定試(UPSR)終於放榜了, 可以說全國的小學教師、家長和考生們在引頸長盼多時之後, 終於迎來了他們人生中第一張成績冊。對於今年的UPSR考生來說, 這是一場殘忍的殺戮, 因為他們都是KSSR制度之下的第一批白老鼠。KSSR課程實施了六年, 許多課程都已經被改頭換面, 而且特彆強調「高思維」的作答模式。許多教師在提起高思維試題時,無不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認為考題要求實在太難。

但是, KSSR和過往的KBSR真的有不同之處嗎?筆者敢斷言, 雖然課程制度已經更改, 但是社會人士的思想模式卻已經是根深蒂固的,毫無改變。不信的話, 你打開報章一看, 這兩天的頭條有哪一家報章不是寫得大大的全A考生的人數, 筆者甚至已經倒背如流:全國僅有4896學生獲得全A。一時間, 似乎所有人都在責怪新課程了, 都說自從實施KSSR後 , 搞得老師不懂得怎麼教, 學生都不懂得怎麼考了。甚至, 還有報章以「驚嚇大過驚喜」來形容今年的UPSR成績。

問題就在這裡。學生到學校只是學習怎麼考試嗎?我們的教育目標不是要讓學生身心都得到全面性的發展嗎?教師到學校只是盡力催谷學生, 讓他們在UPSR中考獲輝煌成績嗎?所以, UPSR成績放榜了, 優異生考不到應得的分數, 就應該痛哭流涕嗎?教師交不出亮麗的成績, 就應該自責、被責嗎?什麼時候開始, 我國的教育制度已經淪落為「教育就是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那,功課向來不好的一群呢?單單以今年的考生來看:4896位全A考生只占了所有考生的1%左右, 那還有其他4萬多名考生呢?他們就沒有付出過努力嗎?這些沒有考獲全A的學生, 並不是所謂的6A生、5A生、4A生而已。他們之中, 還有更多更多的無A生,或是全E生。這些學生的感受呢?有誰去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他們之中, 也許有的從三年級開始就因為分班制度, 被分到所謂的放牛班、後進班去, 被潛移默化地默默接受自己並不是屬於「精英」的一群, 默默承受精英班同學譏笑的眼光、教師看輕的臉色。他們不需要安慰嗎?他們是占更大比例的99%學生!

什麼時候開始, 馬來西亞的教育制度是只屬於精英學生所有?最好的教師留給精英班、輔導班也一樣留給精英學生?成績放榜了, 被歌頌、被讚揚的都是成績出類拔萃的「全A生」,報章上和父母、教師、校長一起拿著成績冊綻放燦爛笑容的也一定是全A生?每一間學校都會信誓旦旦地說:「我們是愛心學校,我們不注重成績, 只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言猶在耳, 看看成績放榜的時候,又是布條又是頒獎禮的,不斷對考獲佳績的學生歌功頌德, 只差沒跪下來為他們舔腳趾!

請問,我們努力耕耘了六年的KSSR制度, 就是為了成就這區區的1%學生嗎?那更多的99%學生呢?

如果, 這區區的1%學生代表我們教育的「成功」,那其他99%代表了什麼?有誰去關注這比例更大的一群?如果, 我們「努力」了六年, 結果就只成功教出了這「西北夠力」的人數, 那我們的教育真的成功了嗎?為什麼不是盡全力去幫助更加需要幫助的99%學生?

每一年, 不管是小學或是中學成績放榜前夕或是放榜後, 多少學子因為成績不好而踏上不歸路?馬來西亞教育之失敗, 正是敗在這種只顧著吹捧、追求高績效的「精英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