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第一神秘高手,卻因看透宋江成了第一個離開宋江的人

@ 2016-11-18

《水滸傳》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也被拍成眾多版本不一的影視劇,深受民眾喜愛。

在一百單八將之中,卻有一人因神秘而著稱,他就是入雲龍公孫勝。為何用神秘一詞來形容公孫勝呢,不僅是因為他能夠呼風喚雨興雲起霧,更是他的一些令人難以捉摸的行為。相比於吳用,公孫勝也許更懂得政治吧。

公孫勝不僅武藝高強,還是一百單八將之中唯一一個和宋江玩捉迷藏,也是第一個離開宋江的人,單單就這兩個一來說,公孫勝就非常值得我們討論一番。

在生辰綱事件東窗事發以後,公孫勝便和晁蓋一起擊退了官兵,逃到了梁山,火併王倫,晁蓋當上了梁山的一把手,公孫勝作為晁蓋的心腹便也是扶搖直上,成了三把手。在這一過程中,公孫勝是積極主動的,那他這樣做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權力。

戎馬半生不就是為了那一刻嗎?志得意滿的公孫勝為什麼會去做道士呢?為什麼公孫勝會選擇離開權力場,卻躲進深山呢?完全就是因為一個人,那就是宋江。

為何說是因為宋江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其一,在宋江還沒上山之前,晁蓋是山上的一把手,大家是民主集中制,拍板的權力還是在晁蓋身上,不過吳用是智囊,具體辦法是由吳用提供,大家唯晁蓋馬首是瞻;在解救宋江的時候,宋江似乎是一把手,拒絕了晁蓋的合理化建議,冒險去殺黃文炳泄私憤。 其二,宋江未上梁山之前,晁蓋身先士卒,凡是打仗,一定是沖在最前面,兩次解救宋江就是很好的例子;宋江入伙之後,宋江身先士卒,晁蓋是名義上的領導,宋江和吳用這個智囊走得很近,一步步把晁蓋架空。 其三,宋江未上梁山之前,晁蓋話語很少,但是很有說服力;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基本上都不怎麼說話,而宋江是主要發言人,並且明顯的越俎代庖,甚至發號施令。 作為晁蓋最親密的戰友,公孫勝也感到情況似乎開始有點不妙了,可是宋江又曾救過晁蓋的命,晁蓋也十分信任宋江。因此他不忍心看到兄弟間同室操戈,而且更重要的是公孫勝知道,就是自己幫忙,也未必是宋江的對手。因此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在萬般無奈之下,公孫勝以接母親為名,離開了梁山,而卻一去不復返。

公孫勝作為第一個離開宋江,是他最先看清楚了宋江的本質,反正遼國也破了,自己仁至義盡,所謂道不同不足以與謀。所以,聰明人一定要學會激流勇退。然而,激流勇退說說容易,做到卻難,公孫勝同學因為是有特殊身份的牛人,所以他做到了。實際上歷史上像這樣一直處於政治權力核心而又能全身而退的人物還是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少的。

因此,宋江受招安後公孫勝回薊州出家。淮西平定後,遵師命辭別眾兄弟,功成身退,回家奉母,修習道術。如見首不見尾的入雲神龍,從此隱居在山林泉石之中。隱居時以每日作詩飲酒為樂 最後享年82歲。公孫勝淡泊名利,正因為他的性格讓他選擇閒雲野鶴的生活,他無疑是梁山好漢中最幸福的人物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