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為何發生重大變化?遼寧艦大動作告訴你真相

@ 2016-11-17

11月13日中午,當代海軍發布了遼寧艦高級士官群體的報道。「從數千次訓練數據中摸索規律,使艦載機回收保障時間縮短到當初的五分之一,應急更換阻攔索時間縮短為之前的四分之一。」三級軍士長繆林海的故事中,有著這樣令人振奮的數據。在時間就是生命的戰場上,這些數據的意義難以衡量。

中途島海戰中,日軍航母群的覆滅,正是從一次混亂而緩慢的艦載機回收開始。

遼寧艦上的艦載機

近日,根據網友上傳至網路上的國產航母照片顯示,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仍是滑躍式,那麼艦載機回收時間縮短對國產航母有何最大影響呢?

艦載機的起飛效率,必須同時考慮兩個因素:出動\回收。我國遼寧艦有三條滑躍跑道,但是長距滑躍道和一條短距道重疊,有飛機降落時,只能有一條短距滑躍道完全不受限制,另外一條短距道受一定影響,並且只能起飛輕載機。回收時間縮短意味著,在戰場上同樣的時間內可以出動更多的戰機,由此看來航母上就能再多停一些戰機。

不可否認的是咱們現在的遼寧號現在停放的戰機數量屈指可數,主要原因是艦島有些偏大,導致停機區太小,對比美軍福特級航母,咱們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下面給大家看下美國福特級航母改進。

福特級是美國最新一級航母,他主要改進方式在艦島,他的艦島後移以後,斜角甲板右側停機區的容量可以擴大到8架以上,而左舷甲板向艦尾加長,也可增加2-3個停機位,這樣在在狀態2的情況下,使用四部彈射器的最大出擊量可以達到30-32架,起飛作業能力提升明顯。

福特級航母

通過福特航母的改進方案,筆者認為只有咱們把遼寧艦隻有把艦島縮小,降落跑道角度變大,再加上滑躍甲板一側。這樣可以停比較多的飛機。

遼寧艦改進示意圖

近日網上曝光了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的最新建造畫面,讓筆者很是欣慰,從中期可以看到,首艘國產航母的艦島基本安裝完畢,整體設計比遼寧號航母有了較大的改變,艦島體積更小了,如此看來國產航母的降落跑道角度變大,再加上滑躍甲板一側。

這樣可以停比較多的飛機,這使得國產航母在綜合作戰能力上有了較大提升。

網友上傳的國產航母建造圖

看到國產航母距離下水時間越來越短,筆者心情是激動的,航母戰鬥群、國產航母、彈射裝置、海外基地……這些夢想需要一代代我們接續奮鬥。我們不能退縮,我們責無旁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