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畢淑敏在《非洲三萬里》一書的序言中曾這樣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到非洲?我也曾這樣向自己發問。沒有具體的答案,只有強烈的直覺:如果不去,怕是會終生遺憾吧!感謝你,鮮明強烈、又質樸溫存到讓人幾乎失去思維和言語的坦尚尼亞,你是那麼狂野,又是那麼溫柔 ...... 本期我們走進坦尚尼亞。
吉力馬札羅
KILIMANJARO 遙望你的雪
里程記錄 : 從北京出發,乘國航 CA869,飛行約 11 小時,於亞的斯亞貝巴轉機, 再乘衣索比亞航空公司 ET8150,繼續飛行約 4 小時, 到達坦尚尼亞吉力馬札羅機場 ; 繼續乘旅行車約 2 個多小時,到達吉力馬札羅國家公園 ( 馬蘭谷線入口 ) 。
一個多小時的路途中,漸漸完成的,是心理上的 " 穿越 " 和 " 抵達 " ——讓所有的感官都徐徐啟動,真正進入坦尚尼亞。路邊村鎮被刷成粉色、綠色的小屋,頭頂大捆香蕉或是裝滿物品的筐子和籃子、悠然走在路上的衣著艷麗的女子 ...... 眼前的一切,和過往記憶中的任何地方,都是那麼不同,不僅僅因為地貌和植被的差異,坦桑的原野更加質樸,也更具野性,有一種不加修飾的生命力噴薄欲出、坦然赤裸 ......
那是一種 " 終於見到你 " 的感覺,越過灌木點綴的廣闊原野,遠處的吉力馬札羅安詳佇立在午後的陽光中,有雲層稍稍遮住山頂,依稀可見冰雪覆蓋的面積並不大。它無疑是雄渾莊嚴的,因為它背負了太多傳奇和期待。而公路同樣是 " 簡樸 " 的,車速並不快,一路上,能看到身材瘦削修長、身披紅色條紋布料 " 束卡 " ( 馬賽人的傳統服裝 ) 的馬賽男子在原野上放牧,也有人在池塘里沐浴,緩慢、慵懶、旁若無人,也無視時光 ......
他們的家是用樹枝和牛糞搭建而成的圓柱形尖頂小房子,星星點點,散落在草原灌木間。樹上的鳳凰花開得正好,咖啡園和大片玉米田豐饒安詳,時間的速度和流逝方式似乎正在發生著改變,提醒著人們——這裡是東非,這裡是坦尚尼亞。距馬蘭谷大門不遠,第一位成功登頂者——德國攝影師漢斯 · 梅約爾的紀念碑靜默佇立,他在 1889 年 10 月 5 日,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征服吉力馬札羅最高點基博峰的登山勇士。
阿魯沙與遊獵
ARUSHA & SAFARI 從這裡回到來的地方
里程記錄 : 從阿魯沙出發,乘巡洋艦越野車,向西行駛約 150 公里,2 個半小時左右到達恩戈羅恩戈羅國家公園。
在阿魯沙的停留,其實是一次高效直接地了解坦桑旅行精華的絕佳機會,也是接下來正式開啟東非最具特色的遊獵之旅最好的預熱。阿魯沙毗鄰各大國家公園,是坦尚尼亞最重要的旅遊樞紐。是的,就是從阿魯沙開始,真正被坦尚尼亞的溫情與激情擁入懷中,也是從這兒開始,隱隱聽見來自東非大陸的 " 野性的呼喚 " ——歡迎來到坦尚尼亞荒野之地,這裡是體驗非洲大自然的最佳地。
遊獵曾經是歐美上流社會盛行的時髦運動,特指到非洲體驗叢林生活,接觸野生動物,讓身心融入自然,內容包括:狩獵、豪華宿營、叢林探險、野餐等。今天,狩獵在東非大多數保護區內已被禁止,旅行者們的相機和 " 大炮 " 鏡頭取代了獵槍,但這個名詞和這種旅行方式被沿用了下來。 前往恩戈羅恩戈格羅保護區,在晨光依稀的東非原野上慢慢舒展感官、釋放感受。這就是大自然最本真、最神奇的力量吧!
當越野車穿越叢林登上山頂,俯瞰被晨光籠罩的廣闊盆地和盆地中的湖泊,這時展現在人們眼前的,可謂神聖的壯闊景觀,力量與安詳, 生機與尊嚴,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所有的詞彙都變得蒼白無力起來。角馬多起來了,從孤獨的一隻,戰鬥的一對,到奔跑的一群。土狼也出現了,比《獅子王》里看到的反面形象,稍許顯得正派威武。 羚羊奔跑的姿態輕盈優雅,遠處湖上一大片粉紅色的浮雲是成群的火烈鳥。
在坦桑,稀樹草原覆蓋了 4/5 的國土,養育著超過 400 萬隻大型野生動物,數量多 撒哈拉沙漠以南所有國家野生動物的總和。 所以,在坦尚尼亞體驗遊獵,選擇實在太多了。不同的國家公園,地貌、植被、動物種類分布、遊獵的體驗也都不盡相同。和恩戈羅恩戈羅的壯闊大氣相比,塔蘭吉雷就和它名字的發音一樣,有著感性細膩的 " 文藝氣質 ",這裡的大象密度頗高,在旱季時,能看到成千上萬頭大象在這裡聚集。
桑給巴爾
ZANZIBAR 溫情在南印度洋上蕩漾
里程記錄 : 乘坦尚尼亞精準航空 ( Precisin Air ) W437,空中飛行約 1 小時,到達桑給巴爾機場。
這裡是南緯 6 度,我們來到坦尚尼亞的 " 桑 " ( 在坦尚尼亞的國名中," 坦 " 是指位於內陸的坦噶尼喀," 桑 " 則是指桑給巴爾島 ) 。推開門,南印度洋溫潤的海風迎面拂來,似乎總帶著絲絲的暖意和甜意,潤澤的空氣懶懶地在海洋與島嶼之間蕩漾。最驚喜的,還是它的沙灘,寬廣、細膩。不遠處海水的色彩,清透又豐富,從祖母綠到坦桑藍,再到深邃的湛藍,層次清晰,配色完美。
石頭城 ( The Stone Town ) ,是桑島之行的第一站。這裡是桑島的老城區,大多數建築建於 19 世紀。就像它的名字,房屋的牆體幾乎全部用珊瑚石所建,雖然珊瑚石容易被腐蝕,但卻有著把印度洋季風帶來的炎熱阻隔在外的降溫作用。南半球的赤道陽光照耀著這座老城,這裡依然可以看到 " 混搭文化 " 的色彩。它是伊斯蘭文化和班圖文化的結合體,城內居住的除了桑島本地人,還有阿拉伯人、伊朗人和印度人,長袍搭配小圓帽的穆斯林裝扮是最經典的街景之一。
如果要逛上一天,大致的計劃是這樣的:在有特色的餐廳吃完早午餐,品嘗當地 " 輕美食 ",午後在街巷中漫遊,或是來一個下午茶;日落前 1 小時,回到碼頭,在離碼頭最近的那家有著巨大看海露台的酒吧吹著海風,喝一杯啤酒,等待乘單桅帆船出海,欣賞南印度洋的落日 ...... 吉力馬札羅啤酒特有的清新味道讓剛剛熟悉起來的人們徹底放鬆下來,落日時刻,濃郁又層次豐富的金紅色融化了天和海, 也融化了人們的心。
更多資訊:
*入境交通
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可直達亞的斯貝巴,總飛行時間約 10 小時。抵達亞的斯貝巴後,可搭乘衣索比亞航空的班機,中轉至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有三個國際機場:吉力馬札羅、三蘭港和桑給巴爾。北線遊客可以選擇落地吉力馬札羅機場,南線遊客可落地三蘭港或桑給巴爾。
*境內交通
坦尚尼亞長途公路運輸並不發達,包車出行更為穩妥便捷。
文 | 王抒今
攝 | 王抒今、Susan、段旭、良奇、良品、於夢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