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陰氣逼人的太監墓

@ 2016-11-17

雨天的那個午後,順道又探訪一次田義墓地。那麼,田義是誰呢?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這個名字很陌生,甚至一無所知。說實話,田義是誰,我也不太清楚,在網上查了查資料,據史料記載,原來是一個明朝的太監,而且是萬曆皇帝身邊最寵信的當紅大太監。

北京 / 攝影圖文 By 大山的孩子

田義墓又稱慈祥庵、石香爐庵,位於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腳下,模式口大街 80 號,北距法海寺約 1 華里,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同時也是全國首座對外開放的明清宦官墓園。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簡介田義墓在法海寺西南 500 米處,是中國的第一座以宦官歷史為題材的專題博物館——田義墓,是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義墓由墓園展區、宦官文化陳列室和田野石刻展區三大部分組成。田義墓建於明代,墓主田義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太監,官階正四品。墓園區內現有 5 座太監墓,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積最大,規制最高的,石刻最為精美的宦官墓。從田義墓的占地面積、石刻的大小和種類看均已越制,尤其是華表須彌座束腰八面淺浮雕,不僅證明了明代貴族官僚常常超過禮制的喪葬習俗 , 而且證明了宦官在明代的專權和跋扈。

田義墓地宮多次被盜,於 1998 年 5 月被清理修繕,墓中剩存楠木板兩塊,墓誌一盒。它是北京地區繼明十三陵定陵 , 大葆台西漢墓之後第三座供遊人參觀的地下墓穴。墓園展區內的三座碑亭已於去年重新修繕完畢。

他的墓地是目前唯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太監墓。也是目前全國範圍內唯一保存最完好、規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監墓,同時也是全國首座對外開放的明清宦官墓園。墓主人的功德牌坊,牌坊兩側均有雄獅雕刻圖,背面則有雙鹿圖,寓意:榮華富貴。經歷過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變遷,以前的保護措施不夠完善,也導致田義墓也曾多次被盜,隨葬珍貴明器已被洗劫一空,不禁令人嘆息嘆息再嘆息!有幸的是,田義墓的主要大體結構還尚存,沒有被摧毀,保留至今。

一直以來對於古建築,古歷史,都比較感興趣,雖說不是特別的懂吧!但它們滄桑背後的故事令人揣摩,我喜歡那些精美絕倫的雕刻,著實讓人感嘆!行走穿梭於北京的大街小巷,胡同四合院中,到處都是明清時期的文化遺蹟,每到一處,每觀一景,我都用微弱的鏡頭在手指擠壓快門的瞬間去捕捉它,記錄它。也許,那些泛黃不堪的韻味,殘垣斷壁的廢石,就是我所感受歷史的依據所在。不為別的,只想去走走、看看。

炎熱的夏日,墓園並不顯得陰冷,精美絕倫的石板雕刻也令人驚嘆!有些樹木都已枯竭,我在想是不是陰氣太重的原因?不過,一走進太監墓的地宮,還是有種陰氣逼人的感覺。

樂途專欄作家:大山的孩子 發布時間:2016.11.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