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遠超美國的經濟強國,可因過於沉醉安於現狀,錯失最強國機會

@ 2016-11-16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南美的國家,直奔主題前先來點題外話,大家都知道在中東、北非的一些國家,例如: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這些地區一直處於連年戰亂,政局動盪的局面,人們生活的水深火熱,因此每年都會有大部分的人選擇逃離居住地,紛紛前往歐洲一些接納移民的國家(申根區)避難,終於在2015年8月份爆發了自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難民危機「歐洲難民潮」,短短几個月,就有超過50多萬的難民大規模湧入到歐洲國家,這些難民首選之地是十分富裕強大,政策相對寬鬆慷慨的德國、瑞典、英國等國家。

但是在二戰時期內,歐洲這片大陸上也是因為德意志法西斯國家的戰爭式侵略擴張,殘酷的戰爭給歐洲和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造成了數以千萬的難民,到處戰火紛飛,這些逃難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所去之地卻不是美、英、蘇等老牌強國,而是不遠萬里,遠赴重洋來到了南美洲的一個國家——阿根廷(如今是發展中國家)。

為何歐洲這些難民選擇那麼遙遠的阿根廷呢,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國,人口稀少,早在一戰時期前,阿根廷就是世界十大工業國之一,在當時就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經濟政策十分寬鬆,(其實這也得益於歐洲移民),還施行免費公共義務教育,國民文化修養很高,1908年,阿根廷已經成為世界第七(遠超拉美等國)的經濟大國,人均收入接近或趕超當時的德國,而且當時阿根廷的國民都能人人喝得起牛奶(連當時的美國也做不到這一點),被譽為「南美巴黎」。

阿根廷本是西班牙殖民地,是如何走上富國之路的?其實這還得益於一位出生於法國東南科西嘉島的—「戰神皇帝」拿破崙。1800年,拿破崙率軍攻打義大利和奧軍,獲得馬倫哥戰役大捷,後又修改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成為法蘭西第一皇帝,1808年,拿破崙以保護西班牙領土為由入侵西班牙,占領首都馬德里,西班牙成為法蘭西殖民地,從這以後西班牙國力衰退,再也沒有能力掌控南美的阿根廷了。這使得阿根廷和整個西屬南美等國看到了獨立的機會。

於是阿根廷趁著這個機會,1810年,阿根廷五月革命爆發,開始了獨立的第一步,之後又發生了幾次內戰,直到1861年才建立了現代阿根廷國家基礎,1870—1910這四十年里,阿根廷的人口翻了五翻,文化教育和農業經濟和國家建設都呈現跨越式大幅度增長。迅速躋身世界出口五強之列。可以說這是一個奇蹟。

但可惜的是,阿根廷的人們就像生活在天堂里一樣,什麼都不愁,沉醉在國富民安的幻想里,開始安於現狀。依舊走著單一出口的富國之路,大大偏移了世界工業化的步伐,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阿根廷是軸心國中的中立國,但還是沒有躲過全球大蕭條發生的農產品滯銷,國內各黨政派矛頭對立,再次爆發推翻領導人的「阿根廷革命」,往日國富民安的生活成為泡影,經濟迅速下滑,腐敗盛行,貧富差距愈演愈烈,阿根廷再也無法崛起成為一個綜合實力大國的機會,成為首個經濟倒退的綜合強國,至今阿根廷也不過是綜合國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但是現在的阿根廷國民,還是享有很高的福利,比如免費看病,免費讀書,每月都有補貼,交通費不管公交、地鐵、火車都只要一元。購買商品都可以貸款,還可以分期付。大部分人的生活消費不到收入的十分之一,全球生活質量指數排名第十.....最後希望世界和平,不再出現讓人心碎的難民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