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最具煙火氣的廈門,不文藝很狂放!

@ 2017-04-30

鳳凰旅遊繼全球 GO、賞味、嗜住、周邊游、深夜 IN 像後,全新推出關於城市旅行的新欄目——城市靈感,用旅行的方式去探尋或陌生或熟悉的城市。

海島城市廈門一直以充盈著閒適與文藝的 " 小清新文化 " 著稱。低調踏實的廈門人將慢生活過成了這座城市獨有的標籤,趨之若鶩的訪客則將萬國建築博物館鼓浪嶼當作這座城市生活的縮影。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廈門,是藏在 " 海鮮倉 " 里的廈門,是煙火氣和市井裡的廈門。

美食家陳曉卿說過,一切不逛菜市場的城市旅遊,等同於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菜市場是一座城市的性格所在,當地人的口味和情緒全在裡面。想深入了解一座城市的市井和日常,大概沒有比菜市場更加天然去修飾的去處了。

海鮮是廈門人餐桌上必不可少東西,問起廈門本地人去哪裡買海鮮,十有八九會提及 " 八市 "。" 八市 " 的全名是廈門第八市場,是老廈門九大菜市場中僅存的兩個菜市場之一,也是現今廈門最大的老市場,承載著無數老廈門人的鄉愁記憶。

它與遊人如織的廈門輪渡碼頭一條馬路之隔,包括兩個市場,一是從開禾路口延伸到開元路口的 " 開禾市場 ",二是常被稱作 " 八市內場 " 的 " 十 " 字形的營平市場,即真正的第八市場。這片街區是廈門最古老的片區之一,八市就藏在縱橫交錯的老街老巷裡,附近分布著八卦埕、九條巷、十一間、河仔乾、打鐵街,這些充滿廈門味道的老巷。

八市的一個重要入口,位於廈門現存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竹樹禮拜堂附近。一邊是喧鬧嘈雜的市井之地,一邊是遺世獨立的宗教區域,卻互不影響,相互包容,一座老市場的入口,就是廈門人性格的縮影。

圖片來自網絡

八市地處老城區,建築以獨具閩南熱色的騎樓為主,二、三層高的騎樓綿延不斷,斑駁的牆體與古舊木窗訴說著這座城市古樸的質感。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這裡便是廈門 " 最新鮮最便宜 " 的海鮮集散地。三十多年前,八市開始了它的全盛時期,因自由貿易、捕撈技術和運輸條件的提高,這個靠海邊的市場漸漸以豐富的新鮮魚貨滿足了廈門人的海鮮情結。

如今,這裡依然是廈門人最重要的 " 海鮮倉 ",這裡的魚蝦貝類等水產品種類繁多,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特殊的海鮮供應,只要時節對了,總能在這裡找到最新鮮的海貨。八市如同一個收藏豐富的活動水產品博物館,即使再博學的廚師,也很難將市場裡的所有魚蝦貝類一一認全。

每逢周末聚會或是祭祀活動,總是八市最熱鬧的時候。懂行的當地人總是一大早就來這裡,挑選新鮮的野生海鮮,回家簡單白灼或是清蒸,保留食材的本味,便是最誠意的待客之道。言談間,說起當天在八市 " 搶購 " 到了哪些尖貨,更是一臉成就感。

圖片來自網絡

和其他市場一樣,每天早晨是八市最繁忙的時段,狹窄的街道旁擠滿前來進貨的商販和來挑尖貨的當地人。石板路上擺滿大大小小色彩各異的臉盆和泡沫箱子,裡頭滿是鮮活的魚蝦,在臉盆里咕咕嚕嚕地吐著生氣。空氣中充滿了刺鼻魚腥味,討價還價聲、過路的吆喝聲好不熱鬧。

圖片來自網絡

赤棕、帶魚、黃翅、黃花魚、墨魚、巴浪魚、海蝦、螃蟹以及海螺貝類等廈門人飯桌上不可缺少的海鮮是市場裡最常見的水產品,此外,這裡還有北方的海腸、台灣海峽出產的虎鯊等等一些以往廈門人不太吃的海鮮,蛇類、龜類,甚至是鱷魚也能在這裡找到。

老廈門人對魚的叫法多來自於閩南語發音的音譯,不用擔心,提著菜籃子的熱心阿嬤會用親切的閩南鄉土口音,告訴你哪種魚適合怎樣的料理,是煮湯還是醬油水,應該紅燒還是清蒸。

熱鬧的早市過後,商販們便坐下來喘口氣,在騎樓可遮風避雨的 " 五腳基 " 之下抽菸,與三三兩兩來晚了的鄰里話話家常,又間或招呼過來取貨的熟客。臨近中午,又有早早下班的客人,順路買些海鮮回家準備午飯,上午時光就這樣悠悠過去。

若不為買水產而來,下午時分是逛八市最好的時候。斜陽之下,少了人群喧囂,商販們無意吆喝,魚蝦兀自吐氣,間或有路過的自行車鈴聲或是附近鐘樓的鐘聲響起,然後這片菜市場又恢復成了閒適安靜的樣子。若突然想起要買點海鮮卻又不太懂行,只要跟老闆說想要的口味和感覺,他們一定會推薦令人滿意的海產品。

除了海鮮以外,八市還有蔬菜、水果、小百貨和各色小吃的攤販,滿滿當當地排列在狹窄的街邊和騎樓下。味道鮮美的乾貨和手打魚丸是最有特色的八市伴手禮,街邊的特色小吃土筍凍和白灼章魚,則是呷一口廈門本地風味的最佳選擇。

圖片來自網絡

不少本地人在逛早市時會順便在這裡解決早餐,八市也因此成為市井美食聚集地,一些遊客來這裡不為買海產,只為尋一碗鴨肉粥,一份沙茶麵,或是一隻春卷。

此外,這裡也能看到諸如粽葉紮成的斗笠,竹編的菜籃子等等充滿古早味的閩南傳統用具。在八市,一切懷舊都不是刻意宣揚,而是與現代生活並行的另一種慢生活的表達方式,它存在於老廈門的日與夜中。

陳昇曾經受雜誌邀請,在廈門拍攝了一組極富老廈門韻味的照片,八市作為重要背景出現,影像中描述的是一個與咖啡香和鋼琴聲無關的廈門,卻也是本地人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充盈在八市裡的市井氣息,或許也是當地人為自己和後代保留的一份專屬的城市情感。

這幾年,隨著隨著城市化浪潮的推進,廈門許多不合時宜的騎樓老建築消失在時光中。僅在中山路、大同路、思明路等少數街道還有騎樓的遺留。如今,在隱藏於老建築中的八市裡,人們依然能找到老一輩用過的百貨,呷一碗世代傳承的古早味美食,聽到最正宗的廈門腔調,感受最真實的人情味。

圖片來自網絡

有人將八市比做野獸派的畫作,狂放不羈,充滿張力。閩南語中有個詞叫 " 阿撒力 ",形容意氣和爽快,拿它形容八市再合適不過。它包含了廈門真正並未被同化卻又包容的傳統生活方式,駐足期間,人影攢動,沒有背著愛馬仕逛菜市場的年輕女子,有的是最真實質樸的廈門味道。

廈門

如今的廈門已經是慢生活的代名詞,悠閒的氛圍,特色手作店鋪林立,美味的街邊小吃 …… 這裡的生活總是透著股小資小調的情懷。來廈門最好不要抱有任何想法,也不要有太多的期待,而是隨著自己的感覺慢悠悠逛著,試著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唯有如此,你才能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魅力所在。

城市靈感 欄目介紹

從風格多樣的旅行方式,到千奇百怪的地域文化。也許你曾去過很多地方,但卻未曾真正親近過某座城市。每周一,我們用城市激發你的旅行靈感,用獨特的角度講述那些或熟知或陌生的城市,更多城市靈感旅行,關注鳳凰旅遊微信(travel_ifeng),回復 " 靈感 ",即可收取。

本文由鳳凰網旅遊原創發布

轉載請聯繫後台,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