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在國內對美國主子撂狠話 見了川普敢說嗎?

@ 2017-07-05

日本政府終於正面回應美國當選總統了。面對特朗普「全額負擔駐日美軍軍費」的要求,安倍終於直了一回,在參議院公開表態「兩國須進行適當的分擔」。「海外探客」看到,坊間的評論多認為這是安倍對當選總統委婉的拒絕。不過首相面對本國人時的「硬氣」與「勇氣」,是否能保留到2天後與川普見面時?這是個懸念。

從媒體的報道中可以看出,安倍政府有點「王八吃秤砣」的氣概。探客寫過一篇原創文章《安倍「跪舔」特朗普下屬拆台:賞給美軍88億已足夠》,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本屆政府不想再向美國「納貢」了,而且理由足夠「充分」。韓國面對北方鄰居的核武威脅,也只掏了駐韓美軍40%的費用,日本相對安全點,如今年年支付75%的軍費,已經夠意思了。

不過日本自我感覺的「夠意思」,往往禁不住美國人威脅一句「你有幾個意思?」,日本不敢鬧得「沒意思」,因此只能繼續「意思意思」。探客知道很多網友都會想起將近30年前的「廣場協議」。美國為解決由於遏制蘇聯而帶來的巨額貿易赤字,迫令幾個富有的盟國「犧牲小我、成全大我」。首當其衝的就是當時最大債權國日本。

日本人當時堅決拒絕美國損人利己的提議,甚至威脅美國,揚言要作出過激舉動。不過連「神風敢死隊」都不懼的美國人不為所動,一句話,破財還是亡國,選一個。於是,日本人的囂張最後變成了曖昧的「哈伊哈伊、貶值20%OKOK」,最後的結果是日元升值了3倍。這種強取豪奪,終於讓蘇聯在美國瀕臨崩潰前先一步解體。其實日本人當初也沒有料到這個協議的破壞力比原子彈還大,泡沫經濟崩盤,「失落的10年」延長到20年乃至30年。保守估計,由於這個協議,日本僅僅對外凈資產的匯率損失就至少達到3.5萬億日元。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對日本來說,這是不堪回首的血淚史,而對美國來說,則是至今一想起就津津有味、口水直流的盛宴。麥克阿瑟重塑了日本,而主子有難,下人要做的就是捨身報效。探客猜想,安倍到了紐約,美國人會這樣安慰日本人:你連便便都能咽了,就別在乎這點「鮮熱啤酒」了。

安倍有拒絕的底氣和理由嗎?電話里親親熱熱,而握手之後,如果連一個「見面禮」都捨不得送,還想不想繼續做首相了?不過,雖然當慣了「送財童子」,但在國內還要擺出一個「我努力了,我也不想」的態度,目的就是獲得國民的諒解。畢竟,如今的形勢已經讓日本沒有什麼選擇餘地,一旦得罪了美國,難不成真要倒向亞洲最大國家?這是很多日本人夜深人靜時敢想一想,白天卻不敢說不敢做的戰略轉向。就讓日本的鈔票在太平洋上空多飛幾年吧。倭國做了虧心事又不認帳,只能拿錢買平安,「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