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無疑是特朗普意外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眼下市場已經消化了其勝選的衝擊,轉而關注其上任後,是否會兌現競選時的承諾。
特朗普團隊正放出風聲,新任美國總統有可能兌現競選承諾,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5%的高關稅。
特朗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當地時間本周五,在彭博電視採訪中,當被問及特朗普會不會真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時,特朗普的經濟顧問Judy Shelton回答:「他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他說,特朗普主張打擊貿易對手的匯率操縱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特朗普勝選後,特朗普的經濟顧問首次公開明確特朗普對認定中國匯率操縱的態度。競選期間,特朗普承諾將在出任總統的第一天就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還威脅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5%的高關稅。
而10月21日,美國財政部還在歐巴馬任內最後一次發布的半年報中拒絕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認為中國最近設法支撐人民幣匯率是為了防止人民幣迅速貶值損害全球經濟。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表示,「特朗普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可能性不是特別大,是個低機率事件,而且中美關係也不會有太多的起伏。」
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煒在周四發給客戶的報告中也寫道,中國在2017年不太可能會被列為「匯率操縱國」,除非美國財政部對現有的標準進行修改。
若真被列為匯率操縱國,有何影響?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此前指出,一旦確定某國存在匯率操縱,美國將不僅通過IMF向該國政府施加調整其匯率政策的壓力,更有可能通過貿易手段進行報復。
《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認定中國操縱匯率本身幾乎不會帶來實際影響,但若同時制定法律,授予總統單方面制裁貿易夥伴的廣泛權限,那麼特朗普可能利用匯率操縱國這一標籤,名正言順地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兌現他的承諾。 事實上,在特朗普勝選後,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V型反轉,離岸人民幣匯率接連創新低,人民幣中間價也創六年來新低。
本周四和周五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先後跌破6.83和6.84關口,創歷史新低。周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六年來首次跌破6.8,較前日下調230點,連續第六天下調。
若真對中國實施45%關稅,有何影響?
如前所述,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揚言要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45%的高關稅。雖然特朗普的經濟顧問Judy Shelton稱,「特朗普是個說到做到的人。」但這種可能性目前來看是極低的。
在美國,總統沒有權限對另外一個國家的商品全面徵收45%懲罰性關稅,這需要其國會授權。即使共和黨也控制國會,預計國會也很難批准與中國的全面貿易戰。
當然了,根據其1974年貿易法案,總統可以在美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出現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全面徵收15%的關稅,但是時間不能超過150天。美國歷史上也很少出現這種情況,除了1971年尼克森總統對所有進口商品全面徵收10%的關稅以迫使日本和其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升值(即「尼克森衝擊」)。
智庫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Gregory Daco預計,特朗普很有可能會避免如他在競選期間多次提及的那樣對中國產品徵收45%的關稅,但可能會威脅使用更多具有針對性和局部性的保護主義措施。
國泰君安宏觀團隊此前的分析也認為,特朗普對自己原來過於激進的貿易主張作出調整是大機率事件。雖然中美全面貿易戰不太可能爆發,但出於兌現競選承諾的考慮,必然會做出一些象徵性的姿態,預計會針對部分中國商品提高關稅或設置壁壘,中美局部貿易戰可能爆發。 國泰君安表示,全面貿易戰將造成雙輸結果,美國將損失慘重。
美國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對特朗普貿易戰的可能後果進行了情景分析,結果顯示:在全面貿易戰情景下,美國對中國、墨西哥進口商品分別徵收45%和35%的關稅,中國和墨西哥也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同樣的關稅,美國將會出現進出口萎縮,國內物價上升,消費、投資連續多年低於無貿易戰的基準情形,經濟增速不斷下滑並於2019年進入經濟衰退,失業率從目前的4.9%到2020年攀升至8.6%;在中止的貿易戰情景下,即美國對中國和墨西哥高關稅政策執行一年後中止,美國消費、投資也同樣會連續數年低於基準情形,經濟增速到2018年將降至1.2%,失業率到2019年將升至6%。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也認為啟動貿易戰美國經濟將會成為最大輸家。 根據摩根史坦利的測算,即便提到45%的懲罰性關稅,中國的總出口僅會下降13%。
美國占到中國總出口的比重由五年前的21%將至17%,但貢獻了中國貿易盈餘43%。
中國出口商因本身利潤不高(5%),所以吸收美國關稅提高衝擊的能力有限。關稅的提高將完全傳到至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假設美國對中國的關稅由當前的2.8%提升至15%、30%、45%,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受到較大打擊,會分別下降21%、46%、72%;不過中國的總出口中期上對應下降的幅度要小的多,分別為4%、8%、13%。
WEEX的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在提高關稅之前首先會就此事與國內外溝通,國會議案通過後,還要通過國內漫長的司法審查。此外WTO是有解決貿易爭端的一系列機制的,美國作為WTO成員國應優先選擇WTO解決貿易爭端。所以美國不太可能在短期內真正對中國實施更緊縮的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