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葉能治風濕病!這個好方法再不知道,真對不起自己!
風濕病是在秋冬二季發作和加重的一種常見病。和一般的類風濕關節炎不同,風濕性關節炎重要集中在膝蓋、髖部、肘關節和肩關節等大關節上,而且疼痛部位遊走不定,今天這裡疼,明天可能是那裡疼。雖然風濕性關節炎不會像類風濕那樣,疼痛連續很久,但是也會重複發作,給日常生涯帶來很大影響。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治療風濕病的偏方,取材非常簡略。這就是尋常的松葉。
辦法一:預備松葉一大捧,從樹上摘下來之後放在鍋里,用少許水煮沸,然後將松葉撈出來,清水洗一下,放入鍋中用4碗水煎煮成2碗水,代茶飲。
辦法二:預備松葉1500克,洗凈之後,放入1250毫升白酒中,密封一周服用,每天3次,每次30毫升。
松葉為什麼能治療風濕病?這源於松葉有非常好的燥濕、利濕和祛濕功效。中醫以為,風濕病雖然由風邪、寒邪和濕邪三種病邪組成,但是在裡面起最癥結作用的是,是濕邪。如果沒有濕邪,只要風邪和寒邪,疾病不會重複發作和難以消除。因此祛濕是治療風濕病的難點和癥結。這個時候,松葉的燥濕、利濕功效,就有了用武之地
我國古代醫家歷來重視松葉對風濕病的治療作用。在《本草匯言》中,松葉就被以為能治「大風癩疾,或歷節風痛」。這裡的歷節風痛,指的就是風濕病。在上述的兩個辦法中,泡酒的療效要強於代茶飲。
對於松葉,我們可以恰當多採集一些,然後寄存在陰涼乾燥處即可。在製造藥茶的時候,可以恰當參加一點蜂蜜調味,以緩解苦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