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在特朗普贏得大選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圖源:
Reuters/VCG)對華裔人士來說,民主黨黨團在2013年前後的所作所為令人心寒。亞裔最多的加利福尼亞州議會民主黨黨團在2013年提出了臭名昭著的SCA5教育法案。根據該法案,至少23%的亞裔學生因「根據人口比例」的規定難以獲得大學入學資格,其空額由人口比例對應的黑人及拉美人遞補。雖然該法案當時因為亞裔的廣泛抗議和共和黨議員的堅決反對才沒有通過,但是全美的亞裔尤其是華裔在這一事件中已經深深地被民主黨傷害了。
但是,對華裔人士來說,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頭。伴隨著歐巴馬當局在2014年11月20日強令收容500萬「非法移民」,外界終於發現其中的蹊蹺:這一政策更像是為了2016年的選戰,歐巴馬「放開邊境」,為民主黨的候選人準備500萬以上的「鐵票」。當民主黨為所謂「少數族裔」活動過多時,華裔人士的不滿是可想而知的。而共和黨「不養閒人」、力主驅逐非法入境者的訴求反而更容易贏得華人。這也讓美國華人接近特朗普存在了前提。
傳統勢力已不值得信任
當然,政治理念的接近並不代表華人就非得選擇共和黨。事實上,民主黨在華裔群體中徹底喪失人心,與華人民主黨人士的離心有很大關係。對美國華人來說,多數選擇在民主黨內從政的華裔民主黨議員往往不能為華人盡力,甚至還會基於「政治正確」損害華人利益。
譬如2014年發生的梁彼得一案,華人警員梁彼得在2016年被判有罪,紐約市的華裔市議員陳倩雯(Margaret Chin)就曾第一個站出來聲討梁彼得,稱「要把他繩之以法」。國會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雖然也發表聲明,但也只表示這起事件沒有贏家。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民主黨人。
事實上,華裔民主黨人士往往並不能為華人提供什麼幫助。在這一點上,表現最為突出的莫過於2014年被阻擊的SCA5法案變身「亞裔細分法」後在2016年的通過。資料顯示,這一議案為來自民主黨的5個亞裔人士、1個黑人提出。而在這5個亞裔人士里,又有3個是華裔。事已至此,恐怕美國的華裔民眾就難以繼續選擇民主黨作為其利益代言方了。
很顯然,歐巴馬和民主黨人的訴求都已經徹底超出了「平權」和「積極自由」等西方左派傳統核心價值觀的範疇了。對華裔人士來說,他們努力工作,交高額稅負,最終工作都有可能因為種族原因不保。特朗普反非法移民、反對按膚色配給資源等主張可以說迎合了他們的核心利益訴求,自然會贏得擁護。將延續歐巴馬和民主黨政府移民政策和平權政策的 希拉蕊一旦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只會讓這種不公平的現象愈演愈烈,對華人和留學生 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樣一來,伴隨著特朗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美國華人可能也將由此轉變其政治光譜。在「以白人為主」的特朗普慶功宴上出現「數十位華裔人士」時,這就顯示出原先並不熱心於政治的華人也許已經改變了形象。儘管他們暫時還不能對民主黨內的華裔政要展開清算,但至少已經有效提升了自己在美國政治環境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