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恐懼症的表現有哪些?愛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心理疾病,患者一直覺得自己可能患了愛滋病,逐漸發展成一種病態。
愛滋病恐懼症的表現有哪些?
強迫症狀
有一些愛滋病恐懼症者,他們反覆思考愛滋病的有關症狀或曾經發生過的一些行為——強迫思維,反覆檢查身體上的可疑體徵(如淋巴結腫大等)——強迫動作,甚至對一些常人根本不關心的細節都反覆琢磨,認為可能感染了愛滋病。
疑病症狀
愛滋病疑病症狀者往往具有過度執拗、要求過度精確及過分堅持的人格特性。他們常常錯誤地把心理恐懼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經症狀,認定為愛滋病的症狀,每次看醫生後,在陰性檢查結果和醫生細緻解釋後,心理負擔可得到暫時的解脫。但沒過多久,新的疑慮再次產生,使其不得不再次到醫院要求檢查。
恐病症狀
對愛滋病有恐病症狀的人多性格脆弱,聽到一些有關愛滋病的信息報道就感到恐慌。在他們的腦海里,愛滋病的傳染性和流行性被錯誤地誇大了,他們甚至懷疑身邊的每一位人都可能是愛滋病感染者,每一個物品都可能帶有愛滋病病毒,擔心身邊的人會把愛滋病病毒傳染給自己。
抑鬱症狀
愛滋病恐懼症者在發生高危行為後,自覺對不起父母或妻兒,同時又擔心感染愛滋病病毒。在這種雙重壓力下,他非常容易出現一些疲乏無力、肌肉酸痛及腹瀉等一些軀體症狀。這更加了他對感染愛滋病的恐懼,使他陷入深深地自責當中,甚至想到自殺。
愛滋恐懼症的產生原因
恐艾者對HIV/AIDS相關的知識了解甚少,或一知半解。
社會上對愛滋病的不恰當的形容,給人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三是少數人的過度恐懼與其個性和不健康的心理狀態有關。
如何解除愛滋恐懼症
以接納的態度學習新知識,了解HIV/AID的基本常識,包括HIV-1的傳播途徑和發病機理以及相關知識。
規範個人行為,遵循防護HIV傳播的普遍規律,包括避免高危性行為、遠離毒品等。
如確實發生了高危行為,懷疑自己有被感染HIV的風險時,應到各級疾控機構HIV/AID自願諮詢檢測工作室向專業人士尋找幫助,有經驗的諮詢員會為你提供可參考的建議和/或意見,對減輕恐懼感會有一定作用;同時在國家批准的機構進行HIV抗體檢測,明確是否真的感染了HIV。
與有相同經歷的人講一講自己的擔心和恐懼,也是有效緩解內心恐懼的方法之一。
分散注意力,如緊湊安排每天時間,參加體育鍛鍊、朋友聚會,學會自我放鬆方法。
如何預防恐艾症
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愛滋病毒;不要進行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使用安全套;不與別人共用針頭,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製品。
普及宣傳愛滋病的預防知識,了解傳播途徑和臨床表現及預防方法。
加強對性知識的教育。有心理問題要及早尋求醫生的幫助。
關於傳播途徑的誤區
愛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HIV不會通過間接接觸而感染。如果正常人接觸到愛滋病感染者的血液,只要皮膚沒有破損,就不會感染;當普通人接觸到愛滋病感染者的皮膚,而愛滋病感染者沒有流血傷口,即使普通人皮膚有破損,也不會感染。
關於愛滋病患者生存時間的誤區
眾所周知,依靠目前的醫療條件,愛滋病是不能治癒的。因此很多人「恐艾」可以理解。隨著我國免費抗病毒治療措施的推廣,雖然患病人數在增加,死亡人數卻在下降,這說明抗病毒治療大大降低了愛滋病的死亡率,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此外,作為普通人,不應該歧視愛滋病感染者及愛滋病病人。「歧艾症」和「恐艾症」一樣,都是使愛滋病感染者行為危險化、舉止極端化的催化劑。
來源:養生之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