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1月9日在接收媒體公開採訪時稱,北約正在以「負責任的方式」應對在地中海的俄羅斯海軍編隊,我們不妨看看北約是怎麼以「負責任的方式招待」俄羅斯海軍編隊的:
西班牙不給俄羅斯航母加油 荷蘭潛艇想悄悄摸上去 結果被發現
早在10月末,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戰鬥群在經過西班牙港口時,被拒絕停靠補給燃油,而原定計劃西班牙是按照「開放港口框架」來給俄羅斯提供補給的。當然,俄羅斯也沒擔憂什麼,大不了找補給船慢慢加,水兵不上岸就好了。不過,更過分是來自於昨天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的發言:11月9日,包括「北海」號及「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艦在內的海軍軍艦戰鬥群,在地中海東部水域發現一艘荷蘭海軍柴電潛艇,該潛艇試圖靠近北方艦隊航母戰鬥群,並對其進行監視。此言一出絕對堪稱是個重磅炸彈。一方面讓人發覺地中海海面波濤洶湧,水底下也不平靜;另一方面就是俄羅斯跟西方的鬥法,再度愈演愈烈。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聲稱,俄羅斯軍艦是在距離己方編隊20公里外發現的荷蘭海軍的潛艇,並對其觀察了超過了1個小時,隨後荷蘭的潛艇離開了航母戰鬥群所在的水域。而且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天特彆強調說,俄羅斯航母戰鬥群在航行期間,經常發現北約海軍的潛艇,11月初曾發現「維吉尼亞級」核潛艇試圖跟蹤俄羅斯海軍航母。
荷蘭海軍的潛艇部隊一直是一隻鶴立雞群的部隊,都是自主研發自己的潛艇。這次跟蹤俄羅斯海軍潛艇部隊的應該荷蘭海軍的4艘「海象」級柴電潛艇中的一艘。荷蘭「海象」級城規潛艇水下2800噸,水面2450噸,採用柴電動力,沒有AIP動力系統。此番跟蹤俄羅斯航母離去估計是電池需要充電了,所以才選擇離開。而且非常有趣的事,荷蘭「海象」級潛艇於1994年服役,其服役年限不比俄羅斯海軍的航母新多少。兩個「老」傢伙碰在一起居然到了20公里,而不是20海里的距離才發現,這已經可以進入Mk48魚雷發射準備階段了。顯然雙方都處於一種「准擦槍走火」的狀態。這是最近20年很難看到的場景,俄羅斯為了自己的目標極盡全力,而周圍的北約國家也想湊上去試試自己的半斤八兩。這一點可以通過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的原話可以看得出來:」荷蘭潛艇在俄海軍艦隊附近進行了危險而又笨拙的舉動,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荷蘭和美國兩國潛艇開進地中海,跟蹤俄羅斯的航母戰鬥群,本來意圖演練是如何不被發現的前提下,偵查、摧毀對方。結果被人卻發現了,這個頗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味。
西班牙和荷蘭這兩國膽子太大 全是美國在背後各種威逼利誘
從理論來說,西班牙和荷蘭並不算大國,但是如此大膽「主動投入」到美俄的海上角逐中,這確實很「北約」。之所以能夠這麼明目張膽的出來干,還是美國在背後頻頻暗自出手。其實在冷戰期間,地中海常年都上演這樣的危險對峙,不過是到了最近20年俄羅斯不再遠洋行動,而變得偃旗息鼓。但是,這次俄羅斯再度遠洋亮劍,無論派出的是何種規模的艦隊,都讓這些沿岸周邊國家感到不安。美國也看準這個機會要讓俄羅斯不能舒舒服服的站穩地中海,因此頻頻出招。
不過,北約這些國家日子都不好過,荷蘭海軍更是沒有足夠預算招收海軍軍官,因此被迫要跟德國海軍共用一條艦來訓練。如此尷尬的場景,估計也是俄羅斯看準此時亮劍的時機。這是個比爛的環境,別看俄羅斯靠著「三十年黑煙航母」出動撐場面,北約也不會比俄羅斯好到哪去,只要俄羅斯站穩腳跟,等於給北約楔入一枚釘子,就算是生鏽的釘子那也是相當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