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站錯隊怎麼辦?
特朗普任美國總統日本朝野震驚 安倍17日親赴紐約會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解答。今天(10日)一早,安倍的第一件事就是與特朗普通電話。在電話中兩人商定,安倍將在下周四(17日)親赴紐約與特朗普會談。發表聲明祝賀、通電話、確定會談日程,一切都在不到20小時內完成。日本這一套堪稱「行雲流水」。
可惜,此前日本政府一直是給希拉蕊站隊的。
2014年9月,安倍參加「柯林頓全球倡議大會」,與希拉蕊談笑風生
下周急赴紐約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1月10日消息,安倍晉三在當天早上與特朗普通電話,進行了十幾分鐘的交談。電話中,安倍除了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表示祝賀外,還特別指出「強有力的日美同盟關係對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不可或缺。」
特朗普在此前的選舉過程中,一直對日本這個傳統盟友很不友好。特朗普曾表示,在日美軍駐留經費應該由日本政府全額承擔,否則的話美軍就全面撤出日本。而日本政府此前在處理朝鮮核問題及東海爭端時,都是以日美同盟為前提思考問題的,特朗普的表態無異於釜底抽薪。
安倍9日晚間發表聲明(日本首相官邸網站 圖)
對於這個問題,特朗普簡單回應稱:「日美夥伴關係很特別,希望能繼續強化。」但電話中的寥寥幾句可是不夠的。兩人還在電話中基本確定將於下周四(11月17日)在紐約舉行會談。
日本廣播協會(NHK)稱,特朗普表示非常歡迎。兩人的會談將趕在APEC峰會之前進行。儘管在9日下午特朗普尚未確定勝選時,安倍就指示首相助理河井克行訪美,力爭與美國下屆政府相關人士進行接觸。但經過一夜考慮,看來穩定日美關係還得靠安倍親自上陣。
一路站錯隊
在昨天發出的賀詞中,安倍也是處處強調日美同盟關係:「因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結成了堅固和不可動搖的同盟關係」。安倍還強調,日美同盟「是面對國際社會問題時互相合作互相貢獻的『希望同盟』,我們將與下任總統特朗普攜手,共同為解決全球諸多問題做出努力」。
除了雙邊關係外,安倍的賀詞中還多出一段對特朗普個人的稱讚:「(特朗普)以罕見的才華取得了商業上的極大成功,今後不僅將為美國經濟做出巨大貢獻,更將作為強大的領導人引領美國。」
安倍賀詞(日本首相官邸網站 截圖)
日本的賀詞如此熱情,恐怕只是掩飾之前對希拉蕊的支持。
安倍此前與希拉蕊有過多次會面。2009年2月,希拉蕊接任國務卿不久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就是日本。2014年9月,安倍還參加了「柯林頓全球倡議大會」,兩人在會上互相稱讚對方。在今年9月安倍赴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時,還曾與希拉蕊舉行會談。雙方達成共識:為了維持亞太的和平和穩定,一定要堅持日美同盟。那次會談由希拉蕊方面提議,安倍應約參加。
而相較之下,日本政要沒有與特朗普進行過一次會談。對於今年9月和希拉蕊會談一事,日本外務省幹部尷尬地解釋:「那是希拉蕊發來的邀請,我們也拒絕不了啊。」
日本朝野震驚
日本發行量前三的《每日新聞》9日夜間發文稱「美國總統大選,(出現)預想以外(狀況),永田町大受震動」。永田町是日本國會所在地,日本各大政黨總部都位於附近。
《每日新聞》稱,特朗普當選使政府和執政黨大受震動。「特朗普和日本交情十分淡薄,人脈基本為零。政府此前一直認為希拉蕊占優,特朗普當選了怎麼應對也沒制定過。」據共同社報道,安倍在9日上午會見自民黨幹部時,就對於特朗普在開票過程中領先希拉蕊倍感意外。
10日早上,安倍神情凝重,左手緊緊握拳(朝日新聞 圖)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頭面人物晚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擔憂之情。負責黨務的二號人物——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昨晚對媒體表示:「安倍首相希望與特朗普會面,越早越好。」三號人物——自民黨總務會長細田博之表示:「這將是對安倍政權的大考驗。」
在一線的外務省人士稱:「心情十分低沉,現在連誰大概會進內閣都不知道。」
雖然韓國和日本的處境差不多,但韓國媒體還是隔海替鄰國操心:「日本外務省完全做了希拉蕊當選的準備,這可怎麼辦啊?」
日本最大在野黨黨首蓮舫稱「老實講真的很震驚」,同時表示將儘快商討與特朗普舉行會談。
震驚不止在政治層面。特朗普還沒確定當選,日本政府就忙得團團轉了。昨天下午,日元大幅升值。日本銀行、財務省和金融廳召開聯合緊急會議探討對策。
「安倍經濟學」的一大支柱就是保持日元低匯率。前段時間英國脫歐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退,特朗普當選又生一劫。更要命的是,今天日本國會還將審議TPP協議。日本政府一直把審議TPP議案列為最優先日程,但特朗普卻極力反對TPP。
有民進黨議員就大呼:「安倍經濟學已經破產了,現在審議TPP什麼意義都沒有。」
不能「不想要」
日本前駐美大使藤崎一郎今年4月在《日經新聞》上撰文表示,對於日本而言,美國總統好比「聖誕禮物」。在贈送者面前打開禮物,就必須高興地說:「這正是我想要的。」
藤崎接著寫道,美國總統選舉不管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的候選人取勝,日本駐美大使都會祝福:「這是我們期待的人」,「希望一起展開工作」。
萬一誕生「特朗普政權」,事情將會如何呢?日本也不能說:「不想要這個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