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允許對外漁船先開火後報告 一場經濟制裁戰即將來臨

@ 2016-11-09

韓國海洋警備安全本部8日表示,將發布和實施一份《武器使用指南》,允許海警對暴力抗法的漁船「先開火後報告」。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針對海警應對非法作業的外國漁船攻擊的情況,韓國海洋警備安全本部制定了「先採取措施,後報告」的機制,允許海警在事發現場做決定,可先行使用武器自衛。

韓國海警船暴力執法

韓聯社稱,這一新指南是韓國10月11日發布加強取締非法捕撈對策的後續措施,是基於既有的「槍枝使用指南」,使得相關規定具體化。

韓國海警船暴力執法

新指南的中心思想是,當遭遇漁民躲避逮捕、以兇器等危險物品抵抗韓國海警執行公務時,海警應根據國際法和韓國國內法,積極使用鎮壓裝備、火力武器等所有手段進行抓捕。

報道稱,根據新指南,執法過程中,海警個人可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手槍等單兵武器,使用機槍、艦炮等班組武器則由現場指揮官決定。使用武器的條件由此前「在對方向警衛力量發起攻擊時」改為「發起攻擊或試圖發起攻擊時」。

使用班組武器的條件為「在對方用兇器進行攻擊或試圖攻擊,海警人員的人身安全難以保障時」「對方利用船體實施擠撞,海警人員的人身安全難以保障時」「根據現場指揮官的判斷,情況十分緊急,需使用班組武器防禦或反擊時」。

新指南規定,採取相關措施的順序為警告廣播、警告射擊、射擊等,射擊時為了將人員傷害最小化,避免以船員身體和船體部位為目標。韓國海警方面表示,為了確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指南得到全面正確實施,將努力進行海警培訓、海上射擊訓練和演練等。

韓國國民安全處方面說,將進一步推進《海洋警備法》,擴大武器使用範圍,對於正當使用武器的警官不問責,將把有關條款明文化。

韓國海警船暴力執法

11月1日,韓國海警首次火力實彈射擊中國漁船,用M60機關槍射出600多發子彈。韓國TV朝鮮電視台8日稱,由於採取多種措施,近期在韓國西海黃金漁場,「中國非法作業漁船數量急劇下降」。

報道稱,韓國中部海警本部特攻隊警察稱,現在每天進行兩次巡查,上午、下午各一次,並會隨時根據中國漁船動向追加實施海上巡查。新聞中還穿插播放了韓國海警射擊中國漁船的電視畫面。

漁船抱團與韓海警對峙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郁志榮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韓國在是否啟用武器應對漁民的決策上採取「先斬後奏」的做法違反國際法,「這是野蠻執法」。用武裝力量應對漁民,捍衛所謂「主權」,是在觀念上的重大錯誤。

郁志榮表示,目前韓國海警帶有強烈的情緒,常以過激形式對待中國漁民。要妥善解決矛盾,正常情況下應採取扣留違法漁民後以外交渠道溝通,或兩國執法機構共同巡邏、發現違章共同處理,再或是驅趕、勸離等方式,野蠻執法不僅不為國際社會所允許,也會嚴重影響韓國的國家形象與地位。

最近的國際政治很熱鬧,遠有希拉蕊和特朗普的無底線撕逼,近更有韓國朴槿惠的「閨蜜門」醜聞,內幕不斷,高潮迭起,讓吃瓜群眾看得是如痴如醉,原來,韓國政治比韓劇更精彩!

一些國人更是格外興奮:朴槿惠啊朴槿惠,你看看,這就是你背叛中國的下場,叫你別部署薩德系統你偏要部署,報應來了吧……

韓國海警攻擊中國漁民

但筆者總隱隱有一種擔憂,情況可能恰恰相反,中國有可能成為韓國政治危機的受害者。

11月1日,韓國海警船在海上執法時,竟對中國漁船進行機槍掃射,據說一連發射了有600-700發子彈,中國漁船千瘡百孔;數十名中國船員,被韓國海警船扣留法辦。

按理說,海上捕魚作業,跑到對方地盤,發生點糾紛,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很尋常。但打漁民多少還得看看是哪個國家吧!畢竟是漁業糾紛,國際慣例,一般驅逐或逮捕就完事,嚴重一點的用水槍水炮上陣。

韓國海警攻擊中國漁船

但韓國人不一樣!是真拿槍打!而且是機槍掃射。且不說這些中國漁船是否一定就在韓國水域(中韓水域劃分是有分歧的),退一萬步講,就是在韓國水域,畢竟中國人手無寸鐵,捕的是魚;韓國海警全副武裝,你開槍,要的是人命。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韓國小偷在北京行竊,肯定也不是好事,難不成中國警察也上去,馬上「啪啪啪」來三槍?

之前的9月,韓國海警船還投擲爆音彈,可憐三名出海打漁的中國漁民,魚沒打著,命喪韓國人之手。

舊帳未算,新事又來。更令人憤怒的是,據說韓國「外交人士」2日還對韓媒公開宣稱:「如果再有漁船向韓國公權力發出挑釁,我方將在行使自衛權的層面上使用火力武器,直接擊沉。這一原則沒有變化」。

聽聽這話!多猖狂!韓國人,你比日本人有時還要狠!

韓國人這樣欺負中國漁民,要說沒有朴槿惠政府的指示,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向鄰國漁船機槍掃射這樣的大事,相信海警船也不敢隨意下達指令。

至少有相當一部分原因,就是當下韓國政治危機。危機仍在發酵,可憐的朴槿惠四面楚歌,顏面丟盡,被迫鞠躬道歉,改組內閣,韓國民眾還不依不饒,要求這個女總統趕緊下台走人。

按照韓國以往的傳統,總統都沒有善終,朴槿惠被法辦,也是一種很可能的結果。

怎麼辦?對朴槿惠來說,當前最大的救星,是趕緊尋找新的事件來轉移焦點。

國內事件肯定不行,除非是大地震這種天災,否則其他人禍,譬如爆炸、礦難、水災之類,更是朴槿惠的錯,你閨蜜干政不說,執政更加不力啊!

朴大姐:對不起了中國,這個鍋你得替我背會兒

對美國,韓國沒有脾氣,畢竟對方是老大,而且對韓國總體也算不薄;對俄羅斯,八竿子打不著,韓國和俄羅斯,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聯繫都沒有多少。

剩下的可產生爆炸性外交事件的國家,只有三個了。第一是日本、第二是朝鮮、第三是中國。

第一個,日本。

韓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仇日情緒,稍有風吹草動,這種情緒就可以迅速點燃、爆炸。但在美國擺平下,韓日現在已經握手言和,慰安婦問題也低頭解決了,安倍在竹島(獨島)問題上也沒啥新動作,朴槿惠確實沒有什麼起事的由頭。

第二個,朝鮮。

小金同志歷來比朴槿惠還要強勢,從來都只有我主動衝擊,哪容你來主動挑釁。可以預料,如果朴槿惠真找個藉口揍朝鮮一下,那結果肯定是小金幾倍幾十倍的報復。小金心曰:你們又制裁又羞辱,我正閒來無事呢!所以找朝鮮的麻煩,只怕會捅下更大的簍子,朴槿惠是真的不敢。

最後,只剩下「倒霉」的中國了!

雖然比起日本、朝鮮,中國國力更強大,對韓國也相對最好。但這個世界,尤其是韓國這種小國,往往是吃上喝上糟蹋上。在韓國看來,他們還有充分的理由,中國漁船總是越界捕魚,那對不起,這個鍋只能讓你背了。

對朴槿惠來說,現在最怕的,反而是中國太疲軟。你們中國不是正為薩德憋了一肚氣起嗎?那趕緊都爆發出來。中國越硬,朴大姐越高興。

事情鬧的越大,憤怒的韓國人民自然把視線轉嫁到中韓糾紛上,有了更大的外交事件做鋪墊,說不定朴大姐就順利渡過這一關。

可憐的中國,就充當了這個冤大頭;可憐的中國漁民,就成了朴大姐轉移政治危機的新籌碼!

小金:朴姐姐,約嗎?

對很多愛國青年來說,目前的狀況,確實是可忍孰不可忍,都被韓國欺負到這個頭上了,不「雖遠必誅」真不是中國人。第一,外交官要抗議;第二,海警船也要出動巡航;第三,來而不往非禮也,你機槍掃射,那我就大炮伺候。

雖然憋得滿臉青筋暴露,但理性的中國外交官卻也明白一個道理:不該硬的時候,絕對是不能硬的,否則後果將無法收拾。

如果對象是日本,那不用說,我們馬上可以拉上艦炮衝殺過去,喊一句「現在的世界誰怕誰」。這種架勢,估計日本人還是要買帳的,不然,我們也不會那麼順利就巡航釣魚島了。

華姐姐冒著被噴的危險,也得出來頂住

但這一次,中國如果這時發作,不就正中了朴槿惠下懷?

薩德問題上,朴槿惠已經耍了中國一套;現在我還來幫你解套,那就真是冤大頭到家了。

所以,中國外交部這次也很壞,我們也抗議,表示強烈不滿,但就輕輕一句。至於下面,唉,下面沒有了。我就是不召見你駐華大使抗議,我就是不針鋒相對派海警船對峙,我就是讓你開機槍在國際上丟人現眼。

估計,朴大姐也很無奈,好不容易咬牙乾了一票大的!結果到頭來,對手不上鉤不說,還結下了秋後算帳的梁子。

環顧周邊,可以說,我們現在不怵任何一個鄰居,關鍵時候連美國都不怕,其他國家更是不值一提;只是碰到朝鮮半島這兩個活寶,真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中國,挺住!千萬別陰溝裡翻船

過去幾十年,賠了那麼多笑臉,喂了那麼多食子,這兩貨還總是不領情,都還動不動就拿你來撒氣。你憋得牙根咬緊、青筋暴露,還不能發泄。不該硬的時候硬起來,卻正中了對方的套,以後是無窮無盡的煩惱。

還有那些海里的魚兒,好好待在我們海域裡被捕撈不行嗎?跑那麼遠,不累嘛。

當然,昨天有朋友說,這些魚可能都有基因記憶了,知道碰到中國人,全都活不了,所以得趕緊逃;有些還可能進化了,你們中國漁民厲害是不是,我找韓國人來治你們。

其實韓國人很愚蠢,而且極度缺乏理性,腦子一短路,就啥都不顧。我們這個時候不用和韓國直接去爭,只需要暗中經濟制裁韓國,和韓國暗中打一場經濟戰爭,就足以拖垮韓國。

唉,這都是什麼世道!

1、韓國貿易順差絕大部分都來自中國,只要中國減少對韓國的進口,韓國的貿易順差將迅速不在,那麼接下來就是消耗韓國的外匯儲備了。

2、而現在朝鮮核武器問題,已經弄得朝鮮半島極度不穩定,這個時候肯定會導致外資加速流出韓國,這樣會加速韓國經濟的衰退。

3、在韓國的支柱產業中下手,三星是韓國的經濟支柱,而三星手機因為爆炸問題,遲遲不肯向中國道歉和召回,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制裁三星。就如美國制裁大眾汽車,制裁德意志銀行,採取高額罰款和禁止市場准入。只要三星扛不住,韓國經濟就扛不住,這是韓國經濟最大的命門。

4、全面禁止韓國藝人進中國,全民禁止韓國的影視劇進入中國,已進入的全面下架。韓國流入中國的文化基本都是垃圾,而且這些垃圾文化還在腐蝕中國的年輕人,導致男不男,女不女,所以必須要全面禁止韓國垃圾文化的入侵。

對於韓國,暗中全面對其打響一場經濟制裁戰,韓國的經濟命門實際上一直掌握在中國手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