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恥,日本欠中國的第一筆血債

@ 2016-11-09

美國《世界報》記者詹姆斯·克爾里曼,對列強侵略中國一直是抱支持態度的,他認為:列強侵略中國是一場文明國家對野蠻國家的解放。當甲午海戰日本勝利後,要在旅順登陸時,他請求隨軍採訪。然而當見到日軍在旅順的暴行後,不僅是改變了他的態度,更是讓他震驚!

1894年11月21日凌晨,日軍攻入旅順,翌日徹底占領旅順,日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下令血洗旅順。在四天三夜的屠殺中,窮凶極惡的日軍官兵對中國人不分老幼,見人就殺。旅順約2萬居民,倖存的只有800餘人,據說,日本人虐殺中國人的方法有250種之多。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中,舉起屠刀的不僅是日本軍人,還有相當數量的日籍隨軍記者、隨軍國會議員,乃至擔卒、車夫、馬夫!整個日軍成了一個魔鬼部隊!

為了掩蓋屠殺罪證,日軍先是對被害者屍體進行了草草掩埋,繼而焚屍滅證。日軍及其殖民機構將從市街里和水師營等處抓來的中國人編成三組抬屍隊,分別把屍體抬到三個地方焚燒。第一處為萬忠墓的溝下;第二處為修建船塢時的舊窯處;第三處是黃金山東麓。據《旅大史話》記載:(兩萬具)屍體抬了一個月才抬完。焚屍的材料用的是煤炭和木船的船板與木塊,並配有煤油。焚燒過程中,日軍用鐵條、鐵管做成支架,將死者屍體支起來,以使其充分燃燒。骨灰集中在四口大棺材內,葬於白玉山東麓的安葬崗。墳前立一木樁,寫有「清軍將士戰亡之所」的字樣,藉以欺騙世人,掩飾屠殺焚燒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平民和俘虜的罪行。

然而,這場大屠殺當時卻沒有讓世界為之震驚。狡猾的日本人用盡心機地操縱輿論,不僅將瘋狂的侵略偽裝成文明的戰爭,還讓西方有些媒體助紂為虐,一些無恥的西方媒體居然被日本收買。旅順大屠殺之後,英國的中央通訊社和路透社先後被日本外相陸奧宗光指使日本駐英公使內田康哉收買。每當有不利日本的報道刊登在當地報紙上,這兩家新聞機構通常都立刻出馬,給予反宣傳。路透社「及時制止」了本社記者從上海發來的揭露旅順「野蠻慘害」的電稿。中央通訊社則辯稱:「除戰時正當殺傷之外,無殺害一名中國人」。類似的還有美國的《華盛頓郵報》、日本的《日本郵報》、《日本周刊郵報》以及義大利等國的若干報刊,這些報社大部分至今尚存。本來報紙是代表公平、公正的,卻成了一些害群之馬的利益工具。

但是,真相是無法掩蓋的,外國記者中也有一二有良知的人。如開文所說的克爾里曼就是其中一位。克里爾曼在12月20日的《世界報》中的報道。「日本軍如潮水般湧入旅順,殺盡所見到的一切,我看見跪在地上向士兵乞求慈悲的男人,被刺刀捅穿在地,然後用刀割去首級……在我的腳下,有一所掛著紅十字旗的醫院,日本兵向從醫院門口出來的不拿武器的人們開槍。戴著皮帽老人跪在地上,士兵向他開槍時,他用手捂住臉,第二天,當我看見他的屍體時,已被亂刀砍碎,幾乎無法辨認。日本兵闖進家家戶戶進行搶掠,在海邊,他們發現滿載逃難人的帆船,一小隊士兵排在碼頭邊上開槍射擊,直到船上男女老幼全部被打死為止……」

這份報道猶如石破天驚,緊接著,英國的《泰晤士報》與《標準報》以及全球各地的報刊競相轉載克里爾曼的系列文章。日本在中國旅順犯下的慘絕暴行,讓全世界震驚了!

當時的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驚惶失措,他擔心日軍這些暴行的曝光會成為日後日本外交上的障礙。很快,在首相伊藤博文的授意下,日本當局於當年12月中下旬,兩次以外務省名義對外界發布了內容基本相同的一個所謂「書面聲明」,謊稱「《世界報》通訊員的報告誇大其詞」,日軍在旅順「自始至終遵守軍規,優待俘虜」,那些被殺人員,「大部分」不過是「脫去軍裝,換了平民服,裝扮成當地居民的中國士兵」云云。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世界報》在頭版頭條刊登這份《日本自白》的時候,又特意用大號字體加上了一個鮮醒的標註:「(它)證實了克里爾曼關於旅順屠殺的報道」。更為可笑的是,為了報復克里爾曼揭開了旅順大屠殺的黑幕,日本的數十家報刊還同時對克里爾曼發動了鋪天蓋地的點名謾罵,頗有狗急跳牆之勢。

四年之後的1898年,英國人詹姆斯·艾倫在倫敦出版了《在龍旗下———甲午戰爭親歷記》一書,英國海員詹姆斯·艾倫當時隨美國貨輪哥倫布號赴華為正在同日本作戰的清軍運送軍火。在旅順大屠殺期間,他被困於旅順口,目睹了侵華日軍大屠殺的全過程。他在書中寫道: 「在我周圍都是狂奔的難民。我第一次親眼看見日本兵追逐逃難的百姓,用槍桿和刺刀對付所有的人,對跌倒的人更是兇狠地亂刺。……日軍很快地便布滿了各街,擊斃所有遇見的人。在街道上行走,腳下到處踩著死屍。我一再地目擊日本兵的殘殺行徑,並屢次看見他們用排槍向胡同里掃射。天已經黑了……屠殺還在繼續進行著,絲毫沒有停息的跡象。槍聲、呼喊聲、尖厲的叫聲和呻吟的聲音,到處迴蕩……」「我站在一處高地,離我不遠處有一個池塘,池塘邊站著好多日本兵,拚命將一群難民往池塘里趕,不一會池塘里便塞滿了人。只見難民在水裡亂成一片,池塘邊的日本兵,有的拿槍射擊,有的用槍上的刺刀刺。池塘里斷頭的,斬腰的,穿胸的,破腹的,攪成一團,水變成通紅一片。日本兵在一旁歡笑狂喊,快活得不得了……。」

這本書後來在中國先後有過3種譯本。1934年由費青、費孝通合譯,題為《中日戰爭目擊記》。後來蘭言又重譯,改題《旅順落難記》出版,最新譯本是《在龍旗下》。

侵占旅順後,除了大肆的屠殺、姦淫,日軍還大肆搶劫。他們所到之處,金銀錢財、細軟之物無不洗劫而去,帶不走的就一把火燒掉。克里爾曼在報道中說:「我見日軍踏過尚能震動之屍身,即進家搶劫。日軍既不知羞,又不顧忌隱藏其可駭之罪惡。」而艾倫在書中回憶說:「日軍挨家挨戶進房搶劫……都是滿載而歸。」當時,很多婦女兒童被殺後,屍身都是血肉模糊,這都是日軍為了搶走他們身上的金銀首飾和長命鎖。而日軍搶劫的目標無所不包,有日軍在清軍軍營里搶到了兩匹駱駝,殺人魔王山地元治還將它們運回日本獻給了天皇。

戰爭的勝利可以給國家帶來更多利益,弱肉強食的確是自然法則,這個我們無法非議。然而,英法等國在侵略中國時,要的是經濟利益,鴉片戰爭帶給我們的是自省、自強。雖然我們失去了很多的經濟利益,但是我們的民族已經開始覺醒了。而日本的這種野蠻暴行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戰爭的範圍,他們要獨占中國的領土資源,對中國人進行種族滅絕。自九一八之後,日本的這種野心更是昭然若揭。身為華夏兒女,我們永遠要銘記「勿忘國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