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強大的中國向美國發出了嚴重的警告

@ 2016-11-09

中國對美國大選似乎持一種克制的冷漠態度。對中國來說,誰當選是不是都一樣呢?中美關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儘管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之間的關係為任何轉變可能帶來的衝擊力起到了重要的緩衝作用,但還是應該分析一下哪一方獲勝可能造成戰略緊張。

文章稱,面對美國大選,中國歷來會強調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譴責這場龐大的金錢競賽,以便與作為民主範例的價值觀形成對比;

另一方面,對更像是一場看誰指責中國更嚴厲的比賽的美國選戰表示不滿。自認為越來越強大的中國發出了警告:我們會跟蹤大選活動並密切關注。

【海嘯將至】山姆大叔(美國的象徵)在海邊愜意度假,讀著刊登著「2016年總統競選結果」新聞的報紙,心想:「終於遠離了動盪的政治,可以好好過個假期了。」然而在他身後,滔天巨浪正迅猛襲來,上面寫著「大選之後」。(美國政治漫畫網)

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一般會在經濟問題上暗指中國,對一些超級過時的問題提出指責,比如智慧財產權和操縱匯率等。

中國強調的是這位候選人身上具有不可預測性的特點,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認為特朗普其實還是可以把握的。一旦勝選,他會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情況,這為中國在某些問題上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真空期。

希拉蕊有關中國的講話總是引發猜測,而且往往超越經濟話題。她在北京面前表示,南中國海對美國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

11月6日,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舉行的競選集會上,NBA著名球員勒布朗·詹姆斯(右)介紹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截至5日的全美主要民調結果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在民調中領先,但優勢已明顯縮小。

儘管發表了有關日本和韓國應該負擔更多防務費用的評論,並暗示有可能關閉美國在這些國家的海外基地,但特朗普的指責很少強調戰略層面。他還呼籲拿出更多預算來確保美國在需要的地方保持軍事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措辭總是無情地針對歐巴馬的外交政策。

文章稱,北京對大選結果並非真的不關注。由於擔心希拉蕊當選可能會加劇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甚至導致南海等一些衝突地區更大程度的對立,中國有可能傾向於看好特朗普。目前尚不清楚中國的公眾輿論是否也認同這種想法。

11月5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內華達州的里諾市舉行競選集會時,突然被特情處安全人員緊急拉下台,原因是他們在人群中發現一名抗議者存在威脅。(美聯社)

無論是誰當選,建設兩個大國之間的新型關係,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對中美兩國而言仍是緊迫任務,但這一點在競選活動中似乎很少被談及。

另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1月5日報道,無論誰贏得美國大選,美國的對華態度都可能會更加強硬。和歐巴馬相比,希拉蕊被認為是民主黨中的「鷹派」。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一向表現得對北京具有攻擊性。

報道稱,中國將要面對的是一個不太聽話的對話者。中國已成為全球治理中可替代華盛頓的一個選項。美國災難性的競選過程使中國更有理由證明自身體制的優越性。

【最後的最臭】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兩大主要政黨及其候選人不遺餘力地互相攻擊,為爭奪最終的勝利使出各種手段。圖中的環衛工人正在把垃圾搬上裝有「2016年政治垃圾」的環衛車,他說:「這條路線上最後的部分很可能是最臭的。」(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謝韜認為,這兩個大國的關係不會有大的改變。美國還會繼續尋求全球霸主地位。而中國認為自己也該擁有勢力範圍,因此會通過「新絲綢之路」計劃和堅定宣稱擁有南海主權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權益。中美之間的摩擦還會繼續。

報道稱,南海將是雙邊關係中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作為一個戰略地區,南海是凸顯中美兩國緊張關係的一個點。美國在該地區展開巡邏,以捍衛自由航行權。

但是現在,華盛頓在該地區遭遇了重大挫折。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暗示,菲將會轉向中國。這種態度被認為可能會被馬來西亞效仿。

中美兩國在其他問題上也處在緊張時刻。華盛頓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北京將此舉視為對其的威脅。美國希望中國向朝鮮施壓,以使其放棄核武器。但除了一些象徵性的措施外,中國並沒有邁出更多的步伐。

11月4日,駐韓美軍司令布魯克斯在首爾表示,最快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工作。圖為「薩德」發射瞬間。(路透社)

報道稱,經濟關係也將占據重要位置。美國希望更多地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則集中精力加強自己的企業。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未來充滿疑問。歐巴馬希望借這一頗具雄心的亞太地區貿易協定強化經濟在其重返亞太戰略中的作用。

中美關係並非總是充滿摩擦。兩個大國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並在氣候變化、打擊全球恐怖主義方面開展了令人滿意的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