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磨盤草
【別名】耳響草、石磨仔、磨仔草。
【來源】錦葵科苘麻屬植物磨盤草,以全草或根入藥。洗凈曬乾。
【性味】甘、淡,平。
【主治】疏風清熱,益氣通竅,祛痰利尿。用於感冒,久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鳴,耳聾,肺結核,小便不利。
【藥論】
①《生草藥性備要》:"散風、盤熱。耳鳴、耳聾,煲雞、肉食亦可。"
②《嶺南採藥錄》:"能升清降濁,開竅活血,又搗敷搭手、癰瘡。"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疏風清熱,升清降濁。治感冒高熱不退,流行性腮腺炎,耳聾,耳鳴,甲狀膿腫,遺精。"
【應用】
服用響耳草全草當天溫熱除濕,乾爽通暢;7天耳癢通、爬蟻感或耳悶耳沉等症狀消失;快則1個月、最慢2~3個月就能有效消除耳鳴、耳聾。即使是幾十年的耳病,只要還能聽到一絲聲音,就有希望。
適宜症狀:由肝膽濕熱引起的耳鳴耳聾,耳底腫痛,突發生、神經性、老年性、創傷性、耳毒性、免疫性耳聾耳鳴及聽力下降、中耳炎等症。
【驗方】
1. 治耳痛,耳聾:
磨盤草60g。加瘦肉適量煎湯服。《香港中草藥》
2. 治中耳炎:
磨盤草30~60g,蒼耳根15g,墨魚乾1個。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按:磨盤草又稱耳響草,是治療耳聾耳鳴的特效藥,用其全草入藥,分布於福建、台灣、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
用量大概是30g~60g,煎湯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