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公家喻戶曉,誰不知道那是個大青天,隨身攜帶三口大鍘刀,專管人間不平事。每聞包黑子大名,權貴驚心,百姓稱快。一千多年來,有關包公清正廉潔的故事多不勝數,包公在當今中國就是清官的代名詞。小編是不是要否認包公是青天,當然不是,因為沒有必要。那麼包公為什麼能成為青天大老爺呢?
第一,操守好。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在這裡小編不做陳述。
第二,包拯的工資實在是太高了,沒必要貪污,來讓我們一起算算包公一年能賺到多少錢。
包拯做到開封市市長的時候,頭上有三頂帽子,即龍圖閣直學士、尚書省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間頒布的公務員薪水法規《嘉佑祿令》,包拯作為龍圖閣直學士,每年有1656貫的貨幣收入,還有10匹綾、34匹絹、2匹羅和100兩綿的實物收入。
按《宋史職官志》,包拯在開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糧,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麥。此外每月還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乾草、1500貫「公使錢」。
另外,作為外任藩府的高級地方官,朝廷劃撥給包拯20頃職田,也就是2000畝耕地,允許他每年收租,並且無需納糧。這2000畝耕地按每畝租米一石估 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進項。再查《嘉佑祿令》,權知開封府事每月還有100貫的添支,每年冬天又發給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總計包拯一年的各項收入:20856貫銅錢、2180石大米、180石小麥、10匹綾、34匹絹、2匹羅、100兩綿、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乾草。
宋真宗熙寧二年,開封米價400文一石,麥價300文一石。宋仁宗嘉佑四年,官定綾價1600文一匹。宋真宗咸平年間,開封每匹絹最低1200文。宋徽宗 宣和年間,每匹羅定價4000文。宋仁宗天聖七年,官府規定每兩綿不得超過85文。宋真宗時某年冬天,官府出售木炭,每秤售價100文。宋仁宗後期,官府 收購柴禾,每捆定價50文。宋仁宗寶元二年,開封乾草最低19文一捆。
以上是史料中出現的距包拯任職開封府時間較近的物價數據。利用這組物價數據,我們可以把包拯每年的各項實物收入都換成錢,加起來大致是1022貫,加上 20856貫貨幣收入,總共是21878貫。這就是包拯任職開封府時的年薪。按當時400文銅錢的購買力和現在25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是相仿 的,21878貫銅錢合計人民幣1367萬。
怎麼樣?有沒有驚到你?包公本身就是個大土豪,實在是沒必要貪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