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陵墓五千年無人敢動,墓中有一件神器令人垂涎

@ 2016-11-09

核心提示:從漢宣帝開始,只有皇帝才有資格祭祀黃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祭祖的是漢武帝。

司馬遷的《史記》明確說「黃帝崩,葬橋山」。橋山位於陝西黃陵縣的黃土高原之上,形似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的地貌。古代最理想的穴葬土壤應該「堅細微潤,不幹不濕」,而黃帝陵的土質完全符合。據說,在黃陵抓一把帶「龍氣」的土,冥冥之中會有神明庇佑。

傳說,黃帝夢中見一金甲神人賜他寶鼎圖,黃帝在荊山之下鑄鼎,共鑄銅鼎三座,分別命名為「天」、「地」、「人」,高達一丈三尺,中間可容納十石穀物。鼎的形狀像龍騰雲,周圍繪以百獸。上面刻著「真金作鼎,百神率伏」八個大字,寶鼎鑄成之後,即可登天仙游。

《史記·封禪書》載:黃帝采來首山的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迎黃帝,群臣不忍分離,扯斷了數根龍鬚,連同黃帝的靴子、乾坤弓都掉在地上。後人們將黃帝的衣冠、大弓、鑄鼎圖埋葬在這裡,起冢為陵,這就是黃帝陵的由來。

從漢宣帝開始,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去祭祀黃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祭祖的是漢武帝。王莽建立新朝之後,把祭祀黃帝普及到民間,從此以後,農曆九月九日,為民間祭祀黃帝的重大節日,據說這天是黃帝升天的日子。

黃帝陵里,兩棵古柏最有名,一棵是當年黃帝親手所植,另一棵是漢武帝祭祖時掛過自己盔甲的柏樹。元代,朝廷頒布了保護黃帝陵的法令,現存放於軒轅廟碑廊里。至今,黃帝陵一直受到嚴格的保護。

附:

「黃帝陵」三字,原為蔣題寫,此後剷除,換成了郭沫若的墨寶,至今保存於黃帝陵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