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英國皇家聯合軍種國防研究院(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國際安全研究項目主任拉菲洛·潘圖奇(Raffaello Pantucci)在《金融時報》刊發文章《如何理解中國的國際抱負?》。
該文著重分析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絲路基金和亞投行在此戰略中的角色。作者認為,與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相比,亞投行與絲路基金可以看作是專注於中國國家利益的「小魚」。在該文結尾,作者將中國的國家利益與歐亞大陸的整體利益放在了互相對立的位置上,認為中國「宏大的『一帶一路』戰略的目的在於推進國家利益,而並非為亞歐大陸提供一種美好願景」。
該文反映了西方一些分析人士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研判,觀察者網特轉載此文,供讀者參考。
本文作者拉菲洛·潘圖奇(Raffaello Pantucci)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中國對外投資中的角色有很多猜測。
它們都是中國政府創立的旨在為「一帶一路」戰略提供經濟火力並打造國際信譽的工具。「一帶一路」已成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要對外政策概念。但在現實中,這兩家機構從事的一系列投資項目,儘管金額不小且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關,但比起中國的對外投資總額,其規模就相形見絀了。
亞投行顯然被納入到「一帶一路」框架中,但迄今為止,絲路基金主要實施的是更關注利潤而非國家戰略的商業項目。
到目前為止,亞投行已宣布了兩組項目。第一組公布於2016年6月24日,其中包括向孟加拉國一個配電項目貸款1.65億美元,與世界銀行共同對印尼貧民窟改造項目貸款2.165億美元,聯合亞開行和英國國際發展部為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的紹爾果德至哈內瓦爾段貸款1億美元,以及聯合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為塔吉克首都杜尚別到烏茲別克邊境的公路改造項目貸款2750萬美元。
第二組公布於9月,包括聯合世界銀行對巴基斯坦塔貝拉水電站五期擴建項目貸款3億美元,對緬甸一個225兆瓦的電廠項目貸款2000萬美元——後者很可能分別從國際金融公司和亞開行再獲得5800萬美元和4220萬美元。
在這些項目中,唯一單獨由亞投行出資的是孟加拉國的配電項目。所有其他項目都是聯合出資的,或更確切地講,亞投行是加入了現有項目。另一個重要細節是,除了印尼貧民窟改造項目以外,所有項目都可以被歸納到宏觀的「一帶一路」戰略中。該戰略有三個橫跨亞歐大陸的主要支柱:分別是中巴經濟走廊、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在亞投行迄今已投資的8.29億美元中,4億美元投向了中巴經濟走廊項目,2750萬美元投向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項目,1.85億美元投向了中印緬孟經濟走廊項目。
換言之,在亞投行的第一批項目中,將近75%的項目被引向了目前的中國經濟願景。在很多方面來看,印尼項目也可以被歸入這一範疇,因為印尼也符合發展落後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概念(2013年10月,習近平正是在該國首次宣布了這一概念)。
亞投行和北京方面的「一帶一路」之間幾乎沒有什麼距離。事實上,「一帶一路」上得到亞投行支持的地區,正是最終將對中國最不發達地區(「一帶一路」戰略的終極關注點)產生影響的地區。因此,從亞投行的第一批項目來看,我們很難不認為,該行是服務於「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個工具,而不是一家旨在追求普遍地區開發目標的新的獨立金融機構。
資料圖
絲路基金是較亞投行更明顯的一個工具。該基金總資本為400億美元,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來自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占首期資本金65%)、中國進出口銀行(占15%)、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占5%)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占15%)。
絲路基金的宗旨目標是「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是一家專注於產生回報的項目的商業實體。
提出這一邏輯之後,絲路基金的首批投資遵循了這些原則——第一個項目是在2015年4月投資16.5億美元、在巴基斯坦東北部興建卡洛特水電項目。
2015年9月,絲路基金宣布將以12億美元收購俄羅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9.9%的股權。較近一些,有消息透露,絲路基金在考慮斥資近20億美元收購嘉能可在哈薩克的Vasilkovskoye金礦。
最終,絲路基金把這個項目輸給了另一對中國買家。在這些明顯的「一帶一路」項目之外,絲路基金還聯合中國化工收購義大利輪胎製造商倍耐力,對國有投行中金公司投資1億美元(在2015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前,外界認為中金的國際業務發生了虧損),以及在國際電廠建設企業中國能建IPO時對其入股約3億美元。
為了理解絲路基金入股中國能建跟「一帶一路」之間的邏輯聯繫,考察一下習近平2016年6月對塞爾維亞的出訪,會有所啟發。訪問發生在中國能建宣布IPO消息的7個月後。習近平出席了中國能建、絲路基金、中國環保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和塞爾維亞能源礦產部之間一份諒解備忘錄的簽字儀式。這份備忘錄為中國能建繼在立陶宛和波赫啟動項目之後、在塞爾維亞承擔更多能源項目奠定了基礎。
整體而言,絲路基金對「一帶一路」項目的投資要高於亞投行。亞投行宣布的項目總金額為8.29億美元,而絲路基金的項目總金額起碼有32.5億美元(不包括無法直接取得的對倍耐力的確切投資金額)。此外,一直有報道稱,絲路基金在考慮對歐洲戰略投資基金——即所謂「容克計劃」(Juncker Plan)——投資50億至100億歐元。
但是,所有這些與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中國商務部公布稱,去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為1456.7億美元。諮詢機構安永預測,今年中國對外投資總額將超過1700億美元。
在這一背景下考慮,絲路基金和亞投行明顯只是「小魚」。但它們是專注於國家利益的「小魚」,這突出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更宏大的「一帶一路」戰略的目的在於推進國家利益,而並非為亞歐大陸提供一種美好願景。這也讓外人看到,若想正確理解如何與「一帶一路」建立聯繫,有必要首先理解中國在這一願景下的更宏大的國際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