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知道睡眠是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動之一,擁有好睡眠不但可以令皮膚有光澤,而且會提高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可是對於經常失眠的人來說夜晚便成了他們的惡夢。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顯示,全球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位患上或輕或重的失眠症,而長期失眠可導致記憶力下降、反應遲緩,加速長者外貌老化,因此有中醫藥專家建議,透過非藥物治療、食療或按摩,改善失眠狀況。
人們不應該用時間來界定睡眠的質量。其實,我們每天只需要深度睡眠2~4小時便已足夠;而在睡眠過程中的其餘時間,屬於夢睡眠。事實上,一個人若整夜不眠,只要三天就會精神崩潰,五天則足以導致死亡。同時,人們應在凌晨一時前入睡,這樣身體會休息得較好,此乃中醫陰陽合時的原理。
一般地說,睡眠最理想的時間是晚上9點至凌晨2點,這是因為人的睡眠大約每兩小時為一節。
第一節睡得最沉,第二節稍淺,第三、第四節愈淺,
而前二節四小時的睡眠量占總睡眠量的75%。
對老年人來說,睡眠時間應比中、壯年多一些為好。
這是因為,老年人容易疲勞,所以消除疲勞的時間也需更長。
失眠帶來的六大危害
失眠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他嚴重的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那麼失眠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1、失眠可誘發其他疾病
失眠與軀體疾病關係密切,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疾病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腦血管 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胃腸道疾病等身心疾病,實踐證明手術後的病人睡不好,明顯延長響傷口癒合的時間,如病人的基本睡眠得不到滿足,他們身體康復的希望 幾乎微乎其微。
2、失眠可導致職業受挫、事故高發
偶爾的失眠帶來的是第二天的疲倦和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的人預示有職業行為不佳,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工作力不從心,事故發生幾率較睡眠正常的人高2倍。據美國某空軍基地一項縱向研究發現,失眠的人與睡眠正常的人相比,升職比較難、工資偏低,常常不能延長服役期。
3、失眠可導致自殺率增大
失眠可能導致出現易激惹、情感脆弱、自我封閉、人際關係緊張、生活缺乏興趣、伴焦慮、抑鬱等精神症狀,此外,失眠人群患抑鬱症的人數為正常人的3倍,遇有抑鬱症伴嚴重失眠的病人,他們中的自殺率大大增加,近年來,中、青年和大學生的自殺率有增無減,成為家庭、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4、失眠導致身體發育滯緩
兒童如患有嚴重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因為在睡眠時特別在深睡期腦內分泌生長激素最多,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生長激素還能使皮膚細胞加速新陳代謝,燃燒體內脂肪,維持人體代謝於「年輕」狀態,故睡眠充足的人容顏滋潤靚麗、身材勻稱。
5、失眠可導致老年痴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者在2013年對一組年齡在53~91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的研究發現:每晚睡眠狀況不好的人,其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量較多,這種化合物被視為老年痴呆症的明確標誌物。因此,缺乏睡眠會妨礙大腦清除這種廢物,從而引起老年痴呆症。
6、失眠可導致精神障礙
有研究表明,持續一周失眠的人會變得急躁、恐懼、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定向障礙或共濟失調,並可能出現幻覺、妄想等嚴重的精神障礙。連續失眠還會使人白天精神萎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進而影響社會功能。
中醫為失眠人士提供以下的治療建議:
一)非藥物性治療
1、臥室環境要潔而靜
臥室內要做到清潔衛生,空氣流通,室溫適宜,避免強光、周圍安靜。床上用品要適宜,被褥要軟輕舒適,經常晾,勤拆洗。枕頭高低要選當,一般成人枕頭高5-8厘米為宜,枕芯選用透氣性大、流動性好的蕎麥皮、穀殼較理想。
2、固定時間
為保持你生物鐘的同步性,不論睡得多長或者是多短,請你每日於同一時間起床。儘量遵守睡眠時間。若你周五與周六晚至次日凌晨才睡覺,星期一早早上床,極力入睡卻無能為力。當旅行或者工作打破日常生活的規律時,你應儘量保持定時進餐與睡眠的習慣。
3、定時運動
運動可通過緩解白天所累積的緊張並讓得身心放鬆而增進睡眠,但不必刻意追求過度疲勞。每周至少三天,每次20~30分鐘的散步、工作、游泳或者騎車應是你的目標。
4、情緒要平穩
忌憂慮惱怒,要做到恬淡虛靜,心神安定。睡前不要看驚險偵探之類的書籍、電影、電視。
5、睡覺前不要接觸刺激性的食物
具興奮刺激作用的食品,如辛辣食物,飲用咖啡、濃茶等,睡前應該少碰。晚飯後不要喝咖啡、茶以及含酒精的飲料,不要吸菸。
6、上床後不要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情
上床只能做兩件事,即睡覺或過性生活。睡眠跟床、睡房及上床時間應該形成條件反射,電視、手機切勿帶入房間,不要讓床、睡房及上床時間跟清醒狀態形成連接。也不要在睡覺前想太多今天的煩惱與明天的工作。
7、睡前一盆湯
這一盆湯是指在臨睡前用熱水泡腳。它能引血下行,安定心神。
8、睡眠時間不要晚於11點
大多數人都有同樣的經驗:早點睡還能睡著,熬夜晚睡之後反而容易失眠。日常要細緻體會自己什麼時候感覺疲勞,在第一個疲勞信號出現的時候及時休息,而不是反覆忽略疲勞信號,就不容易發生失眠。
9、睡眠姿勢要科學
仰臥睡眠,人體肌肉不易放鬆,且手易搭胸,多生噩夢;俯臥睡眠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心跳。右側臥位最為科學,心臟不受壓迫,呼吸通暢,還有利於胃的排空。
10、失眠後千萬不要採用加長睡眠時間來補救
如果頭天晚上失眠了,不要在第二天吃完晚飯後就上床睡覺,否則如果第二天還是睡不著,就容易焦慮,更加擔心失眠,久而久之便會演變成焦慮症。正確的做法是,次日還是按原來的時間上床睡覺,睏倦了很快就會入睡。
二)按摩穴位法
1、天門開穴法
兩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雙手余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後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覆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並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後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覆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
3、玉錘叩擊法
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後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覆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力,甩力均勻,不可太重,不可太輕,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手部三穴位 輕鬆抗失眠
三)失眠食療法
1、秫米粥
【原料】秫米30克 制半夏10克
【製作】先煎半夏去渣,入米煮作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和胃安眠。適用於食滯不化、胃中不適而引起失眠者。
2、小米粥
【原料】小米50克 雞蛋1個
【製作】先以小米煮粥,取汁,再打入雞蛋,稍煮。
【用法】臨睡前以熱水泡腳,並飲此粥,然後入睡。
【功效】養心安神。用於心血不足、煩躁失眠。
3、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 棗仁末15克 蜂蜜30克
【製作】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
【用法】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乾燥。
4、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末15克 粳米100克
【製作】先以粳米煮粥,臨熟,下酸棗仁末再煮。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寧心安神。適用於心悸、失眠、多夢、心煩。
5、烏靈參燉雞
【原料】雞1隻 烏靈參100克 酒 姜 蔥 鹽各適量
【製作】1. 烏靈參用溫水浸泡4~8小時,洗凈切片,放入雞腹內。2. 將雞放入砂鍋內,清水淹過雞體,放入酒、姜、蔥適量,旺火燒開後,改文火清燉,待雞熟後,加鹽少許即成。
【用法】每日2次,食雞肉,飲湯。
【功效】補氣健脾,養心安神。適用於神經衰弱。
看完此文章,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備註:小菲編輯整理首發,轉載時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