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深似海?你們屬於哪一種?

@ 2016-11-08

適婚年齡後閨密間的聚會從八卦吐槽會變成了聲討大會。

1

小依出月子後就開始上班,平常帶孩子這件事就由婆婆代勞。她每天出門前都對婆婆千叮嚀萬囑咐:吃什麼穿什麼,尿布濕什麼時候換,睡午覺的時候應該放在嬰兒床上……事無巨細。

可是,一段時間下來她發現婆婆總是不按時給孩子換尿布,濕了還繼續用,總是給孩子裹的嚴嚴實實,喜歡抱著孩子睡覺……她總忍不住去糾正婆,婆媳矛盾就這樣越來越嚴重……小依說:現在只要婆婆一帶娃她就怒火中燒。

2

之前看到一則新聞,小兩口外出打工,由婆婆在家全職照顧女兒。由於兒媳過度想念女兒,便給家裡安了一個攝像頭,這枚攝像頭便成了婆媳矛盾的導火索。

兒媳開始頻頻指責婆婆帶娃陋習:你不要一直親孩子的臉,大人的口水沾她一臉,對她不是很好、尿不濕一定要用,不要給孩子用尿布了,不然對孩子身體不好、你給孩子穿得太多了吧,別把孩子捂著了,容易生病……婆婆給出一句:你老公都是我這麼帶大的,便掛了電話。電話那頭,沈小惠也氣得跺腳,認為婆婆帶娃的方式太不科學,還不進油鹽。

3

那不讓婆婆帶孩子不就沒有這些事了嗎?但是話說回來,如今的社會環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有了孩子後很多媽媽仍然需要堅持在工作崗位。請保姆帶孩子又不放心,不得不請老人幫忙。

可是婆婆的很多老經驗老做法在媳婦這裡,通通都變成陋習了,這不允許那不可行,老人心裡就開始納悶了:我辛辛苦苦幫她帶孩子,沒有功勞也就算啦,可帶來帶去怎麼就帶出仇來了呢?

4

說白點,無非是2代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慣不一樣,加之社會進步,生活條件變好,新一代的爸爸媽媽對養育孩子有自己更合理的做法。婆婆也是愛孩子的。如果意見不合,下面這些方法會幫到你。

老公是矛盾的的轉化劑

當婆媳發生矛盾後,她們會不約而同的把老公當成裁判,希望他來判斷對錯。這個時候老公應該公平的做出判斷,不要當面偏袒任何一方,因為一些發生偏袒,另一方的心理都會極度不平衡(老婆可以下來哄嘛^^)。如果婆婆做的不對,那麼應該耐心的去解釋去溝通。

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

隔代親的問題,幾乎任何一個家庭都存在,老人溺愛孩子的現像也很普遍。所以在請婆婆幫忙前就應該清楚的告訴她你對孩子的教育有整體長遠的規劃。

對婆婆多一點耐心

婆婆經常覺的自己經驗豐富,帶起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比如吃飯喜歡嚼碎了再喂給孩子,總覺的孩子冷給孩子捂很厚。但是對於婆婆對的地方,也要給人肯定,讓老人覺的你不是針對她,只是對事。

另外,有條件可以帶婆婆一起去聽聽講座,看看科學育兒節目等等。

最後,我還想說:發生矛盾或者你想對婆婆發火時,儘量控制或讓老公去指出婆婆的錯誤,畢竟她們更願意聽自己兒子的!


相关文章